PDF下载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方法研究

胥帅林

梁山县梁山街道第一中学,272600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得到了重视。尤其是学生在走入初中生活阶段后,他们的学习任务变得越来越重。为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必须要提升体育学科的地位,教师也必须要注重优化体育教学成果。通过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不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素养。
关键词: 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DOI:10.12721/ccn.2025.15947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素质素养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被赋予新的意义,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能力成为重要的课题。为了提高初中生的体育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愈显重要。本文首先论述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重要性,并在其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出策略,希望能够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一、开展激情导趣活动,培养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为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教师应全面深入研究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可行性强的教学方案,依托丰富的激情导趣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首先,教师应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实践性,而且在进行体育技能训练时,学生需要用一定的时间来调整身体状态,不能直接投入到剧烈的运动中。也就是说,为使学生适应体育训练方式,深入学习体育知识,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准备活动,以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究体育知识。例如,教师在教“100米、200米短跑”时,可以结合学生喜欢体育明星的特点,讲一讲博尔特、刘翔、吴智强、苏炳添等知名运动员在大赛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顺势为学生设计一些热身运动,如放松手肘、膝关节、踝关节等。然后在跑步中融入一些激励性元素,如完成锻炼任务奖励学生自由时间等,促进学生自主完成100米、200米短跑。其次,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化元素。通过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主动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促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转变观念,养成主动参与的体育意识。例如,教师在教“跳远”时,可以引入生活中一些不规范的跳远范例,从手、臂、腿等动作入手,讲述如何发力、保持重心等内容,以及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畏难心理。然后开展“比谁跳得远”的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相互竞争和自觉学习,从而完成本节课的体育任务。这样一来,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跳远习惯,还能使学生在运动中积累经验和把握技巧。

二、提升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参与意识

体育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实践型学科,其知识和技能都需要依托各类体育活动进行锤炼。为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参与意识,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首先,着重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深入研究学生的体育成果,将“激发兴趣,开发潜能”作为体育教学的立足点,才能有效创新体育教学方法。通过增加体育教学课时,统一理论和实践教学,从根本上点燃学生的体育积极性,使学生在锻炼中体会运动乐趣和收获体育情感。例如,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开展体育文化节活动,引领全校师生参与体育运动,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丰富的活动内容和项目,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运动。其次,教师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体育知识。体育教学强调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锻炼。若教师继续沿用“讲理论——做示范——开展活动”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势必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需求点来优化教学设计,强化各个教学环节,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运动中自主完成体能、耐力、灵活性、协调性等训练任务。例如,教师在教“400米跑”时,可以结合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设计信号跑、障碍跑、持物跑、追逐跑等游戏,提供更多的比赛时间和空间。通过讲述游戏规则,优化游戏环节和游戏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400米跑任务。

三、创新体育教学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基于初中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特点,教师应利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素养。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汲取情境教学法应用的精髓,创设契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体育教学情境。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场地,优化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情境中锻炼各项体育技能。教师应秉持“看得见、看得懂、做得来、学得会”的原则,依托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影像等手段,将僵硬枯燥的体育知识具象趣味化,使学生深刻理解体育运动。例如,教师在教“体操”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体操主题的综艺节目或影视作品片段,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体操项目,认识运动员身上的体育精神。为了使学生对学体操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围绕视频片段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使学生掌握体操运动的技术要点。其次,教师可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体育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体育精神等。通过在故事中融入一些励志性元素,做到以情动人,以德育人,进一步拉近学生与体育的关系,使学生在感动中沉淀体育能力,在实践中磨练体育精神。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是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为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开展激情导趣活动,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情境。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为学生深入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军.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04):137-139.

[2]柴克军.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