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现代汉语在网络语境下的演变与影响研究

​熊灿

陕西师范大学,710119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代汉语在网络语境下经历了一系列显著的演变。本文旨在探讨这种演变的特征、动因及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通过对比传统语境与现代网络语境中的语言使用差异,本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呈现出更为灵活、多样且富有创新性的特点。同时,网络语境下的语言使用也对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教育以及跨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现代汉语;网络语境;语言演变;语言影响
DOI:10.12721/ccn.2025.15703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互联网已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平台。在这一背景下,现代汉语在网络语境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对传统现代汉语构成了挑战和补充。因此,研究现代汉语在网络语境下的演变及其影响,对于理解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和推动语言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语境下现代汉语的演变特征

网络语境的特殊性,不仅仅体现在其无处不在的渗透力和广阔的影响范围上,更在于它对现代汉语带来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词汇、语法结构和语用习惯等方面都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从词汇层面来看

网络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一大显著特征是追求简洁明快和直观生动,这种特点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广大网民群体尤其热衷于运用这种语言形式,他们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节省时间,又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从而满足快节奏生活下对于效率的高度要求。

这种简洁化、视觉化的表达方式具体体现在词汇层面的创新运用上,如“GG”代表“goodgame”,是称赞对方游戏玩得好或者表示对对手的尊重;而“BTW”则是指“by the way”,意为顺便说一句;再如“hhdjsb”这样的混杂字母、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奇怪词汇,往往源于网络社区中的特殊语境,它们不仅提高了信息的记忆点,增强了传播效率,还间接映射出网络环境中人们对于个性化表达的渴求和对新奇事物的大胆接纳。

(二)网络语境下的语法结构来看

呈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在传统的语法规则中,词序和语气词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然而,在网络语境中,这些规则往往被打破。例如,“我和朋友一起吃饭了”这句话,在网络语境中可能会被简化为“我和朋友吃饭了”,这种简化不仅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结构,也使得句子的表达更加简洁明了。此外,网络用语中的新词汇,如“土豪”、“锦鲤”等,也体现了当代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人们的心理需求。

(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来看

在网络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独特的词汇、短语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不仅尊重了每个人的独特性,也推动了网络语言的不断创新。例如,“确认过眼神”、“崽崽”等网络词汇,之所以能够迅速流行,就是因为它们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网络用户的某种情感或观点,从而得到了广大网友的认可和支持。总的来说,网络语境的特殊性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变化上,更体现在语用习惯的创新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语境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扩大,对现代汉语的发展也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二、网络语境下现代汉语演变的动因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对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语境下的现代汉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演变。这种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年轻人的求新求异心理,以及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交流等。

互联网的技术特性为语言演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互联网具有快速传输和广泛连接的特点,这使得语言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也更加广泛。过去,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在社会中广泛传播,而现在,只需要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一种新的网络用语就能迅速传播开来。这种速度和范围的增加,为语言的变异和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年轻人群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需求对网络语言的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年轻人普遍求新求异,渴望与众不同,他们乐于接受并传播新潮的网络用语,这使得网络语言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网络文化的兴起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示个性、交流意见的新平台。在网络上,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种自由的交流环境为网络语言的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全球化进程也加速了现代汉语的演变。随着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现代汉语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和表达方式。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内涵,也使得网络语境下的汉语表达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例如,“海淘”、“网红”、“佛系”等新兴词汇,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汉语与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些词汇充分展示了现代汉语在网络语境下的强大包容性和创新能力。

三、网络语境下现代汉语演变的影响

在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网络语境为现代汉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层面,更在社会文化和交际方式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记。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大创新,其影响深远而广泛。

从词汇层面来看,网络语言极大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库。在网络语境的熏陶下,新造词汇层出不穷,如“点赞”、“躺平”等词汇,它们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旧词新义也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色。一些传统词汇在网络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神兽”在网络语境下指代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的孩子,这种词义的演变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除了词汇层面的变化,网络语境还催生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网络梗转义就是其中的一种。例如,“996”工作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其背后反映的是劳动者权益的问题。这种表达形式简洁而有力,能够快速传达信息并引起共鸣。

然而,网络语言的崛起也给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和创新性有时与现代汉语的规范标准产生冲突。如何界定和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使其既保持活力又不失规范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也带来了一些不符合传统语法规范的网络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流行,这对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语标准化进程构成了影响。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背后反映的是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在高度开放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年轻人通过网络语言追求创新、拒绝规约、崇尚个性。这种语言风格的兴起无疑是对传统语言规范和文化观念的一种挑战。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推动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和进步。

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现代汉语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它使得语言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经验和心理需求,为现代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网络语言也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交流,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结语:

现代汉语在网络语境下的演变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演变既体现了语言的活力和创新性,也对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教育以及跨文化交流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在尊重语言发展规律的同时,加强对网络语言的引导和规范,推动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语言的社会文化价值,促进网络语言与传统现代汉语的和谐共存与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姚双云;刘红原.汉语会话互动中的话题结构[J].当代修辞学,2020(06):17-21.

[2]卢勇军.互动视角下附加问句的信息类型、认识立场与交互功能——以标记为“是不是/是吧”的附加问句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06):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