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道德与情感教育内涵。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如何将德育有效融入古诗词教学,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领略到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在吟诵与理解中接受情感熏陶和道德启示。
一、德育融入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德育融入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首先,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其中的语言美和艺术魅力,还能够深入理解诗词所传达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
其次,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涵盖了忠诚、孝道、友情、诚信等多种传统美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和诵读这些诗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认知的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此外,古诗词的教学不仅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包括情感的传递和价值的引导。通过德育的融入,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和自然之美。
最后,德育融入的古诗词教学实现了知识与情感、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能够提高道德素养,锻炼思维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元素的策略
将德育渗透到古诗词教学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以爱国、诚信等主题为中心,对古诗词的意境与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古诗词中所蕴涵的人文韵味和精神神韵,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倡合作和共享,并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持续的革新,让学生们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明确目标,融入德育元素
古诗词既是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所在,又是一种人文情怀和精神动力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将德育内容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节奏美、意境美和人文美。为此,老师要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并且要与学生的认识特征相结合,使道德准则、价值理念与目标准确地对应起来,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以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这一单元的语言要点是“用重点词语来领会一篇文章的含义”,老师要用三首古诗来帮助学生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体会到祖国的山川之美,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为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如下的目标:①认识生字“亦”、“宜”、“抹”、“磨”的多音字、生字“断”、“楚”等;②带着感情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③能将注解与自己的语言联系起来,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解读,并对诗歌中所描述的景物进行想象。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在读准字词、读懂诗句的同时,根据图片和文字的信息,来猜测诗的主旨,同时,通过对景物的联想,来对古诗中所描述的景物进行分析。“对祖国山川的爱之情”,是这一课三首古诗中所包含的德育因素,主要表现在对祖国美丽风景的鉴赏方面,对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还能让学生们进行想象力与联想,亲身体会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特别是,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让学生体会到祖国美丽的山水风光;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情感引导学生读出诗歌中所蕴含的独特意境。还可以通过漫画或图文结合的形式,以《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句古诗中的美景为载体,以笔为笔,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对美景的珍爱和热爱。
(二)实践延展,践行德育价值观
通过“教学做合一”相结合,使德育要素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实践延伸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去思考古诗的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与精神力量。在实践延伸方面,如古诗词大会、朗诵比赛、知识竞赛等,引导同学们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其中,探寻德育元素和核心价值观的实施途径。
比如,老师们可以把《书湖阴先生壁》这首古诗作为教学内容,与“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这样的德育主题相联系,培养孩子们欣赏古典诗词的热情。通过开展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古代诗词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写景、抒情、哲理等古诗当作一种教学材料,供学生探索发现,绘制诗歌小报,参加朗读和知识比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把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惧挫折和艰难的人文精神,浓缩到具体的实例或生活情景之中。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基于德育融入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探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诗词不仅是语言学习的载体,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工具。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思想启示,进一步丰富小学语文教育的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人格养成。未来,面对时代的变革与教育的挑战,我们应继续探寻古诗词教学与德育融合的新路径,以培养更多既具文化素养又具道德情怀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许家豪.德育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33).
[2]江灿.“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德育的路径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6).
[3]潘静倩.探究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
[4]李月.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策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3,39(4).
[5]罗丽华.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与渗透策略[J].家长,2023(23).
[6]郭燕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的渗透策略探讨[J].吉林教育,2023(22).
[7]赵晓慧.基于审美鉴赏教育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3.
[8]黄元梅.扎根民族文化感悟诗词魅力: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优秀文化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