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其中不仅蕴含丰富的哲理与情感,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的沃土。面对当前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形式轻创新”的现状,教师亟需从教学理念、方法、内容等多方面进行革新,打造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古诗词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创造力,让他们在品味诗词之美的同时,也体验到学习的无限乐趣。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创新古诗词教学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创新古诗词教学能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总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文化传承。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创新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的小学生贡献力量。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创新措施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应增加对古诗词所处年代、文化、政治等内容的深度拓展。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历史信息知之不多,很难深度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加上古代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面貌等都与如今不同,语文教师就需要根据诗词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诗人所处时代的情景以及诗人的人生简历,当古诗词中的人物、情景在视频中得以展现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学习的欲望也会更强。
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惠崇春江晚景》这首古诗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介绍惠崇是北宋著名画家,善于画鹅、鸭等禽类动物,紧接着介绍诗人苏轼写这首诗的原因,为学生播放了本诗的相关画面后,引领学生思考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为学生拓展诗中出现的独特事物。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蒌蒿是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知道河豚的肝脏部位有剧毒,了解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教师以此引导学生观察周边事物,进而丰富自身的想象力。
(二)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
古诗词的意境深远,简单的字词组合就能打造一幅优美的画卷。诗词中语言的精简美和凝练美得到充分的诠释,这值得学生深入探究。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创新实践中,教师应该创设多元化的古诗词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而并非停留在简单的背诵、默写层面。
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西湖的美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湖光山色中。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雨声、风声、水声,感受自然的气息和韵律。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苏轼在诗中所表达的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含义,更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诗词的美妙之处。除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美景,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诗人,亲自体验诗中所描述的情境和情感。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境。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表达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让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得以充分展现。总之,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实践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三)小组合作教学
小学生由于年龄还比较小,理解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为了提升其学习的效果,降低授课的难度,使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使其对古诗词的含义以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进行讨论,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其在讨论中取长补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汲取其他同学的长处,完善自身的不足,从而强化对古诗词的学习效果,提升想象力与思维能力,使其在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中更顺畅。
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生字教学,然后利用多媒体呈现有关西湖风景的图片,并组织学生依据诗词的内容以及图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故事所描绘的景象以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进行归纳,使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西湖的美景有深刻的体会,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结语
古诗词创新教学策略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其对古诗词内容的解读和理解更加深刻,并能够站在诗人的角度与古诗词建立联系,更关注古诗词本身传递的核心价值与深刻内涵,提高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创新古诗词教学方式,在教学形式上做出新的改变,与时代一同进步,以此来积极鼓励学生探索国学文化知识,力争让学生在古诗词课堂中,有效提升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切实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