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率与策略

黎祖英

贺州市昭平县第二小学,546800

摘要: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往往面临着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许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缺乏主动探索和深入理解的动机。此外,教学方法的单一也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背诵和讲解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古诗词的实际应用场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较为缺乏,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影响了学习的实效性。因此,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效率;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3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在当今教育体系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之一便是古诗词的学习。古诗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如何提升古诗词的教学效率,使之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提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意义

(一)古诗词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式,还能够学习到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语言学习和人际交往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美学价值,通过深入学习,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的培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创造。

(三)古诗词教学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文化的传承,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1]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通过使用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的视觉和听觉材料。这些丰富的视听元素不仅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深层含义[2]

例如,在讲解李白的《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利用PPT或投影仪展示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精美图片和动画,甚至可以播放一段描绘诗人思乡之情的短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生动和直观的课堂环境,还能够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这种全方位的感知和理解方式,无疑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在欣赏和学习古代诗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的增长,还能够享受到艺术的美感。

(二)注重朗读,引导学生融入诗境

朗读是连接学生与古诗词的桥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重视朗读的训练,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读出每一个字,更重要的是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从而在听觉上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是理解诗词深层含义的起点。

在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朗读引导,通过丰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真正走入古诗词的意境,从整体上感受古诗词语言的优美、意境的深邃以及作者情感的真挚。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引导学生融入诗境。第一步,自主朗读。在学生自主朗读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进行生字音、形、义的学习,做到正确、通顺地朗读诗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诗中提到了哪些意象?”“朗读后你有怎样的感受?”等问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第二步,范读展示。范读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专业的朗诵音频;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范读。通过范读,帮助学生准确找到诗歌的关键词、重点句,引导学生走入诗境,加深对诗歌情感的体验,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第三步,配乐朗读。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营造适宜的氛围,让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诵诗歌,从而深刻地体会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运用写话模式

写话模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3]。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诗词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音乐作为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词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加深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江南》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一幅池塘中莲叶茂盛的图片,让学生自由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景象。通常,学生们会用“碧绿碧绿的”“又大又圆”“一片挨着一片”等词汇来形容莲叶。这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描述这一景象的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能够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何田田”这一诗句,从而达到理解与记忆的双重目的。而针对“东西南北”这类抽象方位词,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示一些常见的路牌照片,这些路牌上清晰地标示了东南西北的方向。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观察这些路牌,找出其中的方向标识,然后通过实际的指认练习,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快速掌握四个方向。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逐句解析《江南》这首诗,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每句诗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就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江南水乡的景象,或者创作与《江南》相关的短文,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4]

(四)合理设问引思

合理设置问题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有效路径,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投入思考和探索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教师通过合理设问,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丰富内涵、深远意义,这有利于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背景、主题、情感。
例如,《泊船瓜洲》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思乡之情的抒发,以及对自己想要重返政治舞台的愿望的表达。对小学生而言,理解古诗内涵的难度较大,仅仅按照常规方式逐字逐句地翻译古诗的含义很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故乡的云》,通过音乐来渲染思乡情绪。之后,教师再引入诗文内容,以音乐为背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内容,并为学生分析古诗含义,促使学生对古诗的内容和情感形成初步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古诗内容进行设问:“读了古诗后,你认为引起作者思乡之情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在写这首诗时站在什么位置?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设置与古诗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深入思考古诗内容,并通过问题分析、思考,充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感受作者心中的苦闷,从而加深对古诗情感的理解。

总结:

总之,提升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不仅是对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有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古诗词教学的高效和深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佘丹. 注重体悟,适度深化——关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几点经验[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1(11):2.

[2] 周美苹.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路径探析[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2(6):3.

[3] 马晓华. 小学古诗词有效性教学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21(12):2.

[4] 姜程程. 小学古诗文教学问题及方法优化[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