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职院校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

王小岚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 基础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是潜在危险和事故多发的环境。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对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实验室的建设水平成为反映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成效的指标之一。本文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室的现状,提出了实验室管理人员建设和实验室仪器、设备、化学试剂管理制度等建设路径,为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改进措施;风险评估;信息化管理
DOI:10.12721/ccn.2025.15948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实验室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必要条件,基础化学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化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通过在实验室工作,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化学基础实验教学正从传统的“知识导向型”与“技能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与“素质导向型”演变,实验室在这一转变中起着核心作用。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运行管理是保障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实验室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规程和应急预案。

1.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化学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很多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毒性,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而且实验室活动可能会产生有害废物和排放物,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教育而言,安全的实验室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基础,对于保护人员安全、环境、科研质量和教育效果都至关重要。

2.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

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对于确保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所有规章制度都应以安全为首要考虑,包括实验室行为准则、化学试剂管理、设备使用、废物处理、紧急情况应对等。所有实验活动、化学试剂使用、废物处理和安全事件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合规性检查,确保实验室规章制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不断优化和更新规章制度。

2.1实验人员管理

实验室应建立一个清晰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的任务和责任,确保安全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明确各岗位职责,实行全员安全责任制。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或安全监督人员应对实验室人员进行适当监督,确保遵守安全规定。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程序,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演练;实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素养,了解所用药品或试剂的性质,规范操作仪器设备,可独立进行实验操作,了解实验风险及具有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等。实验室应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进入,确保只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进入。学校需要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2.2仪器设备管理

设备到货后,实验室管理人员首先要进行详细的验收,包括型号、数量、配件等是否与订单一致;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功能是否正常;为每台设备建立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购买日期、保修期限等;保存所有设备的使用手册、维护手册、校准证书等技术文档;对设备和仪器进行明确标识,包括操作规程、安全警示和设备状态标签,确保使用者能够快速获取必要信息;对于特殊设备和仪器,如高温、高压、强腐蚀性等,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制定设备和仪器的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清洁、校准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定期评估设备的性能,建立设备故障报告和处理流程,一旦发现设备故障,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制定设备报废流程,对于性能不再满足要求或无法维修的设备,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废;建立设备使用记录,记录每次使用的日期、时间、操作人员、使用目的等对于高价值或使用频率高的设备,建立共享和预约系统,合理分配使用时间;定期更新设备档案,包括维护记录、校准记录、故障记录等。实验人员在使用设备和仪器前,必须接受相应的操作培训,了解其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要求,同时使用台账,记录仪器设备每次使用的时间、操作者、使用目的和设备运行情况等。鼓励实验室人员提出设备管理的改进建议,不断优化管理体系。

2.3化学试剂及废液管理

化学试剂的采购、接收、存储和使用应有明确的流程和记录;化学试剂应按照危险性进行分类,并存放在适当的容器和安全柜中;化学试剂标签应清晰,包含必要的安全信息;制定废物分类、收集、存储和处置的程序;确保所有废物都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2.3.1化学试剂的管理

化学试剂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需具有化学常识,了解每种化学试剂的特性,且经过危化品安全培训。化学试剂在存储时,应进行分类,原装化学试剂与配制好的溶液需要分开存放。原装化学试剂分成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无机物可分为酸、碱、盐类等,盐类又分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等,无机物以此分类进行存放。有机溶剂类可分为醇类、酯类、脂肪烃类、芳香烃类、卤代烃类、杂环类,有机物以此分类进行存放。不同的化学试剂性质不同,贮存方法也不同。盐类使用一般试剂柜进行存放,酸、碱于酸碱柜中进行存放,有机溶剂类需存放于配有通风系统的有机试剂柜中。在各试剂柜显眼处张贴本试剂柜化学品台账,以方便领取、使用,并定期对试剂柜库存进行盘存,时刻掌握化学试剂动态。对于特殊物质如单质钠、单质钾需按规定特殊存放。对于剧毒化学品,必须统一存放于专用库房中,执行双管制度,严格记录使用时间、使用量以及使用目的等。化学试剂的分类存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障了实验室工作环境及安全。

2.3.2废液的管理

实验室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及其污染是实验室环境安全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加强环境保护,高校都在积极推进绿色实验室的建设,制定出台危险废物分类原则、危险废物回收处理流程等,同时委托有回收废液资质的公司处理实验室的废弃物及试剂空瓶。实验室选用符合规范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如白色高聚乙烯材质塑料桶,容器显眼处张贴危险废物标签,废液桶统一暂存于学校专门配置的废液室的废液柜中。规范回收程序,实验人员填写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汇总明细表,标明废液种类如固体废弃试剂、无机废液、有机废液、重金属废液等,定时交至学院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上交学校安全办,出车运输废液至废液处理厂或随时联系回收废液的公司等待上门回收。回收方式的灵活性及机动性可以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及服务水平。学校有毒有害废液的统一、规范化回收净化了实验室、学校环境。

3.结束语

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实验室作用的发挥。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探索实验室管理方法,完善和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以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俞阳.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室建设管理现状与途径研究[J].造纸技术与应用,2024(1):71-74

[2]孟兆磊.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践[J].化工设计通讯,2023,49(12):147-149

[3]范现丽等.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2):266-26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