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培训现状及建议

葛雨婷 丁国荣 罗凯锋 段兆凯 赵文唯

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站务人员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窗口,其服务质量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乘客的出行体验和城市形象,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培训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培训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培训;现状;建议
DOI:10.12721/ccn.2025.1570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乘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站务培训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当前,站务培训面临着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方式落后、培训效果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站务培训进行深入的剖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培训现状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培训面临着一些显著的挑战和问题,从培训模式上看,多数培训仍停留在传统的线下实地培训方式,这种模式通常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并且多数是在岗培训。这意味着员工需要在自己的休息时间,如夜班与下夜班之间的空余时间参与培训,这无疑增加了员工的负担,影响了他们的休息和工作状态。长时间的工作和疲惫的精神状态使得员工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导致了培训效果的不佳。

而且,培训计划安排上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培训内容的安排往往不够充实,员工在往返路程上花费的时间较多,而真正用于培训的时间却较短。此外,培训的形式化现象也较为严重,这进一步打击了员工培训的积极性,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作为乘客最为集中又十分活跃的地方,对站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然而,当前的培训内容往往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这导致员工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难以应对,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培训建议

(一)优化培训模式,引入多元化培训方式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站务人员的培训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以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1]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站务人员来说,线上培训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员工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例如,某城市地铁公司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站务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课程,包括安全操作规程、服务礼仪、应急处置等内容。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节奏安排学习,随时查阅资料和复习知识点。这种培训方式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员工的学习自主性。

线下培训可以提供真实的模拟环境和操作设备,使员工能够亲身体验和练习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线下培训还可以组织团队研讨和案例分析等活动,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例如,某城市地铁公司在组织站务培训时,邀请经验丰富的员工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巧,并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让员工掌握应急处置流程和技能。这种培训方式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实操能力,还增强了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

为了更好地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员工的实操能力,建议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培训引入模拟训练和角色扮演等实操性强的培训方式。通过模拟训练,员工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体验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如乘客突发疾病、设备故障等,并学会应对和处理的技能。而角色扮演则可以让员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乘客、站务员等,通过模拟对话和互动,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这些实操性强的培训方式不仅可以让员工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

根据员工需求与职业规划定制培训计划

在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培训中,制定培训计划时,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员工的工作需求和职业发展目标[2]。比如,针对新员工,培训计划应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对于资深员工,培训计划则应更加关注专业技能的提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更高层次的工作需求。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定期的员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员工反馈,公司发现许多员工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存在困惑,于是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增加了相关的培训课程,如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智能设备维护等。这样的培训计划更加贴近员工实际需求,受到了员工的广泛好评。

一个有效的培训计划需要明确培训目标和内容,培训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能够指导员工的学习方向;培训内容则应该全面、系统,能够覆盖员工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和技能。以上述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为例,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公司首先明确了培训目标: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然后,根据培训目标,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服务礼仪、应急处置措施、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员工所需的各项知识和技能,还注重了员工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培养。

培训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随着员工反馈和评估结果的调整而不断优化。通过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和评估结果,可以了解员工对培训计划的接受程度和培训效果的好坏,进而对培训计划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三)丰富培训内容,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务人员的培训体系时,为了确保培训内容既有针对性又具备实用性,我们需深入了解站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并据此制定培训内容[3]

培训内容应涵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车辆类型、信号系统等。员工对系统的基本了解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执行站务工作,还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应对。接下来,培训内容应详细阐述站务工作的流程和规范,员工需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各项操作规范,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包括乘客上下车指引、票务管理、站台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系统的培训,员工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流程和规范,提高工作效率。

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重中之重,所以,培训内容必须强调安全操作规程。员工需要了解各种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紧急情况下的疏散程序、安全预防措施等。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时刻保持警觉,确保乘客和自身的安全。在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各种突发情况难以避免,培训内容还应包括应急处置措施。员工需要了解如何应对火灾、设备故障、乘客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技能。通过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员工能够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培训,员工能够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站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我们需要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培训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农立旺.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员委外管理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3,(04):1-3.

[2]麦颖青.城市轨道交通小客流线路站务系列岗位配员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33):1-3.

[3]赵明明.基于岗位标准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课程开发[J].知识文库,2022,(18):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