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化学品在工业、农业、居民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危险化学品所伴随的风险和隐患也随之增加,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导致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后果难以估量。此外,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
1.危险化学品特点
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特性,这些特性使其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存在高度风险。具体特点包括:
易燃易爆:如汽油、酒精等易燃物质,在接触火源或高温时极易引发燃烧甚至爆炸,对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有毒有害:这类物质在接触人体后,可能通过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损害,如中毒或长期健康问题。
2.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2.1.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工作不完善
纵观当前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发现危险化学品注册制度存在缺陷。许多生产企业对注册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尚未制定出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尽管国家已经颁布了危险化学品注册制度,但一些生产企业对此的态度比较消极,负责人本身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这给以后的运营管理埋下了许多隐患。
2.2.缺乏相对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经分析多起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主要归因于人为失误,涵盖操作人员与管理层的双重疏忽。中小型企业在专业与针对性培训方面的不足,导致管理层安全观念淡薄,监管能力欠缺,基层安全意识薄弱。具体案例如2022年7月某县A公司被查:液氨压缩机渗漏、硝酸泵区工艺缺陷致泄露无防护;硝酸车间设备维护不当,乙炔瓶暴露;加氢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构成隐患。此外,外包企业安全管理漏洞频现,包括制度不全、技术交底缺失、协议未签及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2.3.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理仍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分类管理存在着管理质量不高、分类不规范、分类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其管理水平的提高。例如,2022年7月,某市应急管理局在检查B公司时,发现A类库房内氯甲烷钢瓶所贴化学标识为“溴甲烷”,与实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不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对危险物品的运输和储存没有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有使用叉车直接装卸钢瓶的情况。
3.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3.1.完善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法律法规
当前,为了改善和提升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必须要对其进行注册,使其在生产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安全责任,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健全有关的有关危险化学品注册工作的法律法规。
3.2.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进行登记备案
在制造过程中,应当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注册和注册,并对其进行规范的采购、使用和销售。要认真执行出库、入库、检验、登记等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五双”,即双验收、双保管、双把锁,确保进库数量及时、精确地登记,确保登记的数据符合现实。
3.3提升关键岗位隐患管控能力
在管道泄露和由H2S引起的各种生产安全事件的后面,常常会反映出企业工艺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以及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对危险识别和控制的缺乏。
在国内第一家煤化工企业的脱硫装置中,通过对结垢物质中的硫化物(如硫化亚铁)的识别,以及在酸洗过程中生成硫化氢,并预先制定了相应的危险控制手段,使该过程达到了安全、顺利的目的。因此,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最基本的措施就是针对问题,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制定出一份重要的工作职责要求,从源头上把好这一关,提高企业的工作素质,完善企业的治理体系。通过定期举办专家讲座,主动参加网上培训学习和对外交流等方式,不断得到提高。并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制订了本企业的防渗漏制度。在对管道渗漏进行危险性评价时,除了要弄清其自身的危险性外,还要了解其成因及详细情况。确定泄漏的部位是否为焊缝渗漏,法兰渗漏,管壁冲刷变薄,还是介质腐蚀,应力腐蚀裂纹,确定泄漏的长度,范围,状态等。在对媒体泄露的风险控制方面,一定要基于科学准确的评估,做出果断、快速的决策,并提出清晰的意见,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要提出“红线、底线”的意见,避免迟疑不决,或者决策意见不清晰,缺乏操作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严密的防护,并对施工场地内的人员进行控制,严禁闲杂人等进入。重点研究两种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2S从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需要注意三种情形的危险控制:一是在污水处理污泥池的有限空间内进行维修工作,如疏通管道或清洗设备;第二,在处理或运输过程中,在设备进行化学清洗过程中,硫化物与酸性发生反应生成硫化氢。
3.4完善危险化学品分类管理
在实施危化品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相应的分级管理。随着国内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开发出了许多尚未确定的、种类不明的新型化学品。目前,迫切的需求是构建一个有害化学品目录数据库,并将其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发挥到极致,使其能够将本企业的所有有害化学品通过数据库进行网络共享,并与公众进行共享。强化产业与产业、企业与企业的交流和管理效能,保证每一种有害化学品在进行生产时都要有对应的目录,掌握其级别,对于新研发出来的产品,要尽快地进行安全管理,及时地更新其自身的危险程度,并把它们分类记录到相关的数据库中,从而提升他们的有害化学品分类管理的总体质量。与此同时,有害化学物质与其它化学物质的区别,必须对容易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进行风险记录,并对相关物质进行定期测试,对化学物质进行评价和监控,并制订相应的应急计划。同时要保证各种救援设备的质量,定时查看产品的有效期和质量状况,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有关作业者应熟悉应急器材的用法,发现严重的事故应及时完善,并报安监局备案。执法部门要按照规定,加强执法,在出现意外时,一定要找到事件的主要负责人,严厉惩处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尽可能地杜绝此类事件的重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产,所以,管理者必须要健全自身的监管制度,健全产业的监管氛围,提升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对危害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方式和应用进行经常性的宣传与检查,将风险化学品发生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陈海龙.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优化[J].化工管理,2020,(31):114-115.
[2]刘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18(05):96-102.
[3]张兴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