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许丹

江苏省荣军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 目的:探究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在进行时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收入脑梗死患者开展本次实验。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记录,为对照组,组内设置30名患者;接受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脑梗死患者,记录为实验组,组内30名患者,对本次研究中共计录入60名患者进行研究。在护理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恢复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生活品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属于脑血管中的常见疾病,对患者认知和行动能力产生损伤,在治疗期间做好患者的有效干预,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而是研究通过早期康复护理,针对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康复进行了强化管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通过对照实验证实了这一点,说明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助于强化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 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脑梗死;机体功能改善;运动功能
DOI:10.12721/ccn.2023.1573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神经内科脑梗死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医务人员建议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1],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认,并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近年来,临床研究人员在对溶栓的方式以及溶栓的药物进行不断的优化,通过深入的研究探讨,针对治疗时机和并发症等多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论证,旨在为我国现代化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医务人员发现对患者的血清标志物进行诊断,能够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建立合适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对于患者后续的病情恢复和治疗工作开展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2]。脑梗死在临床上的发生率整体来看较高,这一疾病会导致患者大脑皮肤缺氧,并且还会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在分裂过程中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极大的影响患者的脑部功能[3]。随着近年来现代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疾病的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4]。临床上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更加简便,但在治疗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恢复正常,但患者也有可能出现偏瘫等并发症,患者的运动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5]。研究人员认为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开展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得到保障,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良好的护理对于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来说至关重要。脑梗死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并且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和头痛昏迷等发病群体,以50~70岁的老年群体为主,对患者会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而在确诊患者的病情以后,及时做好患者的对症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至关重要,并且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6]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在进行时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收入脑梗死患者开展本次实验。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记录,为对照组,组内设置30名患者;接受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脑梗死患者,记录为实验组,组内30名患者,对本次研究中共计录入60名患者进行研究。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共有16例,女性患者共有14例,年龄介于53-75岁之间,平均年龄(61.8±4.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共有15例,女性患者共有15例,年龄介于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64.2±4.8)岁,脑梗死程为5~28年,平均病程为(18.8±4.1)年。
患者住院后个体资料登记有效,并将患者基本资料交由临床医疗统计学研究人员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统计审核后确认通过,本次研究患者基本资料可录入数据库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包含膳食指导,监测血压并仔细记录,按时复诊,指示患者必须遵循医嘱服药。

实验组患者实行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等待患者的机体功能有所恢复,和护理人员需继续指导患者进行自主运动训练,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指导患者进行洗脸、扶墙行走和站立坐卧的活动。而在针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当患者的站立训练结果相对较为良好或者肢体肌力达到步行训练标准时,可协助患者进行相应的步行训练,以保障患者的行走功能恢复正常。脑梗死患者一般情况下,以侧卧睡眠为主需要尽量避免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仰卧睡眠的情况。患者在仰卧位时需要由医务人员引导患者将肩部上肢前庭上肢自然伸展,手保持空心握拳姿势。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的下肢放移高度较合适的软枕,对患者的皮肤和受压部位进行保护。

在手术完成后1~7天,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偏瘫肢体锻炼,手术后第1天需帮助患者对体位进行调整,在手术后2~3天需要针对患者的局部肢体进行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避免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否则患者的皮肤有可能受到损伤,或者导致患者出现进一步的昏迷。在患者接受手术后,康复期的7~15天内,若患者已经基本苏醒,并且能够与他人正常交流,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适当的自主运动。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为患者进行身体复合训练合作与平衡,同时针对患者的脑反射进行综合训练,促进患者的面部功能改善以及机体恢复。

为患者讲解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膳食习惯,并说明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和膳食习惯对疾病的恢复有较大作用,同时指示患者日常中多进食高蛋白、维生素、纤维素等多的食品,例如茄子、木耳、芹菜等,还要增强钙、铁等微量元素的摄取。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和粗粮食品,切勿进食高糖、腌制品、辛辣刺激油腻的食品,严禁吸烟饮酒,因为会致使动脉硬化,促使血压增高。饮食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极为重要,而患者如果能够进行正常的吞咽,则患者每日的摄入总热量需控制在1500千卡左右患者每日的饮食需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稀饭或者半流质的食物,尤其需要避免干硬和辛辣等具有较强刺激性的食品摄入,在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少食多餐,尽量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进食时间,使患者在进食时能够充分的对食物进行咀嚼。

在开展患者的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设置合理的综合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出院时间为患者选择对应的延续性肢体护理操作,在患者卧床休养期间,患者需要定时对自身的体位进行变换,如果患者不能进行正常翻身,医护人员需要每隔两小时帮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在对患者进行卧床训练时,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大小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内收外展运动,在对患者进行按摩时,可以采用手掌对患者偏瘫的肢体进行按摩改善患者的淤血,并减轻患者存在的水肿状况,避免患者出现肌肉而出现失用性萎缩。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呼吸状态以及痰液颜色、痰量变化情况,指导家属了解并掌握肺部感染的常见症状,加强沟通,实时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并定时遵医嘱给予痰培养及血常规, 根据其检查结果适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在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例如采用加热器对患者的营养液进行温度调节,或者每日更换营养袋,避免患者出现肠道感染,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血压状况,避免患者的血压降低而引发患者出现休克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做好患者的腹部按摩,促进患者的胃肠蠕动,降低便秘事件的发生率。

对于有意识障碍、排痰障碍的患者护士应及时用吸引器清除气道异物, 不定时刺激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神志清楚的患者则鼓励自主排痰。对于痰液较多不能自行咳出的患者每天给予震动排痰BID.给予患者床头抬高40°侧卧位,侧卧位角度大于60°,2 h为患者翻身1次并拍背3-5 min/次,留置胃管患者鼻饲前需把床头抬高大于40°,患者侧卧位,鼻饲前应控制流量及速度,每6小时监测一次胃潴留量,当胃容量大于200ml时,应停止鼻饲,防止误吸。

让病人先排尿,建立静脉通路,准确应用溶栓药物(at普酶或尿激酶),严格掌握用药的剂量及用药时间,心电监护,吸氧,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溶栓24小时内,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在溶栓2小时之内,每15分钟检测一次,之后的6小时,每30分钟监测一次,再后的16小时,每1小时监测一次,做好护理记录。防止溶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系统出血,过敏反应等,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溶栓后准确评估患者语言和肢体肌力改善情况,认真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协助做好患者生活护理。在对患者进行监测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48小时内监测,确认患者的个体状况。

1.3 评估指标

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生活质量调查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满分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对应生活质量越优。

同时记录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状况,针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医务人员在进行患者的病情统计时选择软件spss 21.00 for windows,根据本次实验需求选择X2、T检验法对其数据进行评估,将结果P值与0.05进行对比,评估最终结果是否具有可参考性。

2结果

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标数据得分低于实验组,分数差较大(P〈0.05),见下表。

表 1 生活质量评分

截图1742288281.png 对照组6例并发症与观察组1例相比更多,数据存在差异(P〈0.05),见下表。

表2 并发症情况

截图1742288292.png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老年群体的高发性疾病,这种疾病是脑血液循环的突发性障碍患者,在发病后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合并症,例如吞咽功能障碍或者肢体功能障碍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十分容易伴发,出现吞咽障碍考虑原因可能是由于顶夜紧密联系进食状况所导致的,如果患者的额叶受损,则会直接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脑梗死的患病率以及致死、致残率都比较高[7]

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极为重要,最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从根本上了解自身的问题,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鼓励患者在康复期间通过各种方式倾诉自身的不良情绪[8]。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则需要为患者表示理解和支持,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并对患者进行积极暗示,引导患者在了解现实时从正面和有利的角度看待不同的事物,这样能够增强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使患者的康复质量得到提升[9]。国内脑梗死患病率逐年递增,对其实行有效的干预手段为改观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性,按照医嘱服药,并同时增强体育锻炼[10]。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包含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自己体育锻炼等诸多方面对患者实行有计划地干预手段,从而提升患者的医治顺从性,同时提高生活质量[11-12]

综上所述,脑梗死属于脑血管中的常见疾病,对患者认知和行动能力产生损伤,在治疗期间做好患者的有效干预,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而是研究通过早期康复护理,针对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康复进行了强化管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通过对照实验证实了这一点,说明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助于强化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贾旭. 循证化个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后遗症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40(01):36-37.

[2]梁英. 品管圈活动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研究,2021,31(01):136-139.

[3]耿丹. 改良置管联合优质护理对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6):710-711.

[4]路红,赵莹,陈韵芳. 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使用丁苯酞药物的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2,28(10):1507-1510.

[5]王博.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5):537-538.

[6]徐晓轩.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5):538-539.

[7]李卿,赵领珠. 时间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6):175-177.

[8]魏梦中. 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及价值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2,39(05):92-93.

[9]戴寿银,邹文卫. 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23):77-79.

[10]罗柳虹. 整体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睡眠质量及康复疗效的应用分析[A].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十六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摘要集[C].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2022:1150.

[11]Yu Soo-Young,Suh Eunyoung E.,Kim Yun-Mi,Nguyen Thi Anh Phuong,Badamdorj Oyungoo,Seok Yoonhee,Jang Soyoung,Ahn Jeonghee. Tablet PC-based competency evaluation for nursing students in three Asian countries: Cross-sectional comparative study[J]. 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21,57.

[12]Ganganna Sreenath Thati,Obeid Rawad. Amplitude of Care for the Neonatal Brain.[J]. Indian pediatrics,2021,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