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德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王雪飞

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辽宁朝阳,122000

摘要: 高中化学教学不仅是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化学史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知识点中的德育渗透则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及科学态度;而化学实验的参与则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与安全意识。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元素,培养具有高尚品德与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
关键词: 德育;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950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化学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更加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并重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何有效挖掘并利用这些资源,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成为当前高中化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德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启示与参考。

一、德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一)提升品德修养,塑造正确价值观

德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首要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化学实验、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学生不仅学习化学知识,还培养了责任感,认识到实验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这种责任感进而延伸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促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强化团队协作,提升沟通能力

在化学实验和小组讨论中,德育的渗透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需要与他人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协调团队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这不仅对于化学学习至关重要,更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升环保意识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学生了解到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思考如何减少化学污染、合理利用化学资源。这种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伴随学生的一生,为他们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社会成员夯实基础。同时,学生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愿意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德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化学史中渗透德育

1.追溯化学史脉络,弘扬民族精神

化学史,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光辉篇章,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界奥秘的无尽探索与智慧结晶。其不仅是一部科学发展的编年史,更是各民族精神风貌与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深入挖掘化学史中的民族元素,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教师通过讲述中国古代炼丹术如何孕育了现代化学的萌芽,中医药学如何蕴含丰富的化学原理,以及近现代中国化学家在材料科学、能源化学等领域的杰出贡献,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在化学领域的深厚底蕴与不懈追求。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2.化学家光辉典范,启迪科学精神

化学史上,无数杰出化学家的名字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征途。他们的科学精神、人格魅力以及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为后世学子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化学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家的生平事迹与科学贡献,特别是他们如何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追求真理,如何在创新道路上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以及如何在面对失败与挫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通过生动的案例,学生得以深刻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即求真、创新、严谨与奉献,从而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二)在知识点中渗透德育

1.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智慧启迪

化学反应,作为化学学科的核心基石,不仅是物质形态转变的奇妙舞台,更是能量转化的生动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化学反应背后的能量奥秘,从热量释放到电能生成,每一幕都彰显着自然法则的严谨与和谐。通过燃烧反应的热烈、原电池反应的静谧,学生直观感受到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热能、电能,进而认识到这些转化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探索自然规律、服务人类社会的热情与责任感。

2.深耕环保,共筑可持续发展未来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全球性的议题,更是化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中化学课堂则成为培育学生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沃土。教师应深入剖析环境污染的根源与危害,引导学进行关乎人类生存与地球未来的深刻思考。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呈现,让学生直面现实的严峻,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为学生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框架。从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到绿色化学的兴起,每一个话题都应紧扣时代脉搏,展现化学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到,绿色化学不仅是一种科学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指南,鼓励人们采用环境友好的化学技术和方法,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地球的未来贡献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学生开始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同时,可持续发展观念也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激发了他们为地球家园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的决心。

(三)在实验中渗透德育

1.严谨操作,安全为先:培育责任与自我保护

在化学的奇妙世界里,实验不仅是理论的验证,更是德育教育的生动课堂。每一次实验前,教师都需细心讲解操作规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步骤与技巧。这不仅关乎实验的成败,更关乎每位学生的安全与健康。通过反复强调安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室内每个细节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在遵守规范、确保安全的过程中,学会了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和环境负责。这种对安全的敬畏之心、对责任的坚守之心将成为他们宝贵的财富。他们会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确保生产安全;他们会在生活中关注自身及他人的健康与安全,成为社会的守护者。

2.数据说话,科学求真:塑造严谨与诚信品质

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对化学现象深入理解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如何整理实验数据,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与解释。这一过程,教会了他们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摒弃主观臆断,坚守科学的严谨与客观。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诚信面对实验结果,不夸大、不歪曲。正是这份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诚信原则的坚定守护,将引领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化学史教学、知识点及化学实验中渗透德育,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学素养,更为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将德育融入化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吴小英.“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与案件-以元素知识教学为例[D].2022.

[2]李红英,黄小玲,邓丽娟,等.高中化学课程德育教育内容与素材研究—以2019年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为例[J].安徽化工.2022,48(4).

[3]王洁.高中化学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实践[J].下一代.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