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企业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的融合研究

葛一则

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71

摘要: 新形势下,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日趋明显,作为企业治理的两大核心“组件”,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的融合,是实现信息共享、流程互补的有力举措,能够形成应对外部市场挑战的合力效应,最终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鉴于此,通过对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的概念、融合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望为有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管理会计;内部审计;合力效应;融合途径
DOI:10.12721/ccn.2024.15702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内部审计对管理会计的监督、评估,促使企业更加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管理会计的参与也使得内部审计更加聚焦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使审计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现代企业的精细化治理中,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的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不仅标志着企业内控体系的升级,更代表着企业战略思维的深化。

一、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概述

(一)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一门将管理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一系列专业的理论、工具、方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管理会计不仅关注传统会计的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数据分析,更强调对内部经营活动的深度预测,其核心是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收集整理企业内部的各种财务或非财务信息,为管理层提供关于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决策,帮助企业迅速识别市场趋势和竞争态势,从而做出灵活的策略调整。

(二)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不仅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企业的财务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揭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建议,推动企业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经营效率。在风险管理方面,内部审计以评估风险的方式,助力企业识别、分析和应对风险,确保企业稳健运营;在控制方面,内部审计采用检查、评价等手段,确保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和不足,并监督其治理流程,以此保障企业的合规性和稳健性[1]

二、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融合的价值分析

(一)必要性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管理会计和审计职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管理会计主要负责收集、处理和报告财务信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而内部审计则着重于评审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运营的合规性和效率。将两者融合,可以形成更加全面且深入的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促使企业准确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运营风险,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减少财务舞弊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战略方针,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此外,通过对财务数据和内部控制体系的综合分析,助力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可行性

当内部审计对管理会计的流程、方法测试为“可信”时,预算编制、成本核算、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数据就可直接作为内部审计的参考资料,这种内部的协同效应完全降低了审计成本,且内部审计还能对管理会计的流程、方法进行评价,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对改进企业的管理工作同样具有重大意义,从而为内部审计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2]。另外,对于管理会计部门来说,能从内部审计报告中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上可能存在的缺陷并且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防微杜渐,使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管控作用。

三、企业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融合的途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顾名思义,是对整个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规划设计,通常涉及到企业战略目标、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信息系统等多个层面,以确保企业内部的各个部分能够协同工作、形成合力。在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融合的过程中,顶层设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融合的目标方向,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的战略需求和市场环境,确立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融合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路径,让融合工作与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一致;二是对现有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改进措施,确保融合后的组织更加高效、灵活;三是推动信息系统的整合升级,即构建一个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交换,提高管理会计和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

(二)优化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企业各部门之间协作沟通的基础,其关键点在于提升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同作用。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管理会计和内部审计往往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信息传递存在壁垒,导致信息失真滞后,不利于企业的决策和风险控制。从这点来看,应致力于打破信息壁垒,建立更加扁平化、灵活的组织结构,使管理会计和内部审计能够更加紧密地协作。具体来讲,采取减少管理层级、拓宽管理幅度的措施,促使信息快速传递到需要的人手中。同时建立跨部门的协作小组或委员会,促进双方交流合作,增强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调整能够平稳过渡,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完善制度建设

首先应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兼容的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其涵盖会计核算、财务报告、成本控制、内部审计流程、审计质量控制等关键内容,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前瞻性,确保两者在数据处理、分析评价、风险识别与控制等方面有统一的标准规范,以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其次建立健全的沟通协调体系,这是因为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虽然职能不同,但两者在促进企业稳健运营、防范风险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所以要确保双方能够及时获取对方的工作成果和问题,通过设立联合审计、联合调查等协作机制,共同分析原因、制定对策[3];此外,制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力度,有必要成立内部监督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审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将其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对执行不力的部门或个人采取问责、处罚等手段。

(四)强化人才保障

人才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力量,不仅指具备专业技能知识的员工,更包括那些能够深刻理解企业战略、精通业务流程、掌握先进管理理念及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融合的大方向下,这样的人才队伍显得更加可贵。因此,企业要着眼于大局,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发展,使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掌握最新准则,采用案例分析、实战模拟等教育形式,鼓励员工跨部门、跨领域交流,拓宽员工视野、增强团队的协作能力。通过薪酬奖励、晋升渠道、职业发展规划等手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不断自我提升,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五)引入信息技术

如今是数字化时代,引入信息技术无疑是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融合的明智之选。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打造一个集成度高、交互性强的信息平台,实现双方数据的实时共享、高效处理,该平台具备快速分析、挖掘、预测数据的能力;借助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审计流程进行再造,实现审计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比如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收集历史审计数据形成智能审计模型;在引入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部署高效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策略等,确保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减少损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发展,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的融合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融合不仅优化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在战略决策、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多个层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力先机。

参考文献

[1]艾常婷.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转型与创新[J].天津经济,2023,(01):50-52.

[2]刘义霞.试析企业会计与企业经济发展的关系[J].中国市场,2023,(22):117-120.

[3]王瑞元.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融合发展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4):133-135.

作者简介:

葛一则(1980-),男,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