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1]。针对此类疾病临床多选用药物口服及生活饮食习惯管控等方式进行干预,但结合以往实践数据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人对自身病情多不了解,对疾病治疗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最终血压指标控制效果不理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一种,与以往常规护理项服务相比,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将其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可对老年患者形成全程跟踪式管理,可提高血压控制效果[2-3]。文章选取在我院接受社区护理管理的12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时间2021年5月-2022年10月,受试对象共有120人,选在我社区医院接受诊疗护理服务,排除合并其他实质脏器病变的患者,120人随机分组,平均每组60,对照组:男34人、女26人,年龄(62.37±5.21)岁,病程(5.62±1.05)年;研究组:男33人、女27人,年龄(62.40±4.69)岁,病程(5.70±0.94)年,对比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高血压病人予常规社区护理管理,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举办社区讲座,给患者解决常见疾病问题,指导患者正确监测血压指标。研究组病人则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入选的120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管控,主要包括根据患者、家属认知能力进行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定期回访,了解患者血压指标,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及时解答患者疑虑。具体如下:⑴病情评估:收集老年高血压患者个人资料,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开设电子档案。⑵医师培训:组织家庭医师进行集中培训,讲解医师签约服务定义、模式、实施流程和价值,让医师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签约服务的具体内容,聘请院外专家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医师技能和职业素养。⑶签约服务: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配的家庭责任医师,互相添加联系方式,医师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自我照护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治疗管理方案,双方电话保持通畅,便于及时开展家庭服务。⑷健康教育:首先,利用1对1教育指导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向患者讲解高血压发病机制、诱发因素、血压监测和个人照护等各方面问题,与患者强调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物的重要性,切不可间断服用,以免诱发脑血管意外;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了解患者困惑和心理问题,给予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其次,还可利用社区座谈会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常见知识进行普及,提高患者疾病认知。⑸随访:日常不定期电话随访,每月上门随访1次,了解患者血压波动,给予针对性用药、饮食和运动指导。
1.3观察指标
⑴测量并记录两组血压指数,包括24小时和随机血压;⑵调查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知识评分,调查条目共5项,单项满分为100;⑶评估两组生活质量,评估条目共8条,均为分值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采用χ²检验、T检验,若两组数据结果p小于0.05,则代表2组患者在以上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对两组血压指数
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随机收缩压平均值分别为(168.72±10.46)、(168.87±13.2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随机收缩压平均值分别为(136.18±9.21)和(150.37±10.0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8.0501,P<0.001),P<0.05,见表1。
表1血压指数对比(x̄±s,mmHg)2.2比对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知识评分
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知识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服药、血压知识评分分别为(95.36±4.53)、(96.41±8.74)、(82.65±6.29)、(83.63±7.8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2.7010、8.4266,P<0.001),P<0.05,见表2。
表2知识评分比对(x̄±s,分)2.3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89.55±6.35)和(76.69±8.2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9.5974,P<0.001),P<0.05,见表3。
表3生活质量对比(x̄±s,分)3.讨论
社区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集聚地,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护理管理是近几年国家卫生组织提出的新型护理理念,不同于以往单纯治疗及护理,患者可以在社区医院得到综合性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指导,老年高血压主要治疗目的为减缓疾病进程,保障患者生命健康[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属于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一种,利用责任医师制度,在患者与临床医师之间达成固定契约关系,与传统社区服务模式相比更具针对性、可靠性,可以督促老年高血压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作息和运动习惯。文章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血压指数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研究组随机和24小时舒张压、收缩压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血压控制方面作用显著,文章中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制定治疗和管理方案,1对1指导患者测量血压、定时服用降压药[5]。研究组老年患者相比于对照组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患者服药、饮食、运动、心理、血压相关知识掌握率提高,开设座谈会逐一解答患者疑问。研究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患者负面情绪得到缓解,血压指标得到控制,情感职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和活力提升均优于对照组,上门随访高血压患者,同时给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用药和饮食指导[6]。
综上所述,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提高血压指标控制效果,提升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水平,可积极推广,更好地服务于老年社区患者。
【参考文献】
[1]孙久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11):111-113.
[2]刘敏,孙译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2,36(02):39-41.
[3]李琳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依从性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9):129-130.
[4]杨瑞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06):55-56.
[5]邹文珍,叶秀娟,罗耿辉.在社区高血压护理管理中应用家庭签约服务的措施与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6):155-156.
[6]周雄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5):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