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意义分析

蔡远凤 谌业娟 陈会金

绥阳县中医医院,贵州绥阳,563003

摘要: 目的:研究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肝硬化(62例)和非肝硬化(62)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非肝硬化患者,n=62)和观察组(肝硬化患者,n=62),应用生化检验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检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TBIL(总胆红素)、DBIL(结合胆红素),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和ALP(碱性磷酸酶),以及ALB(白蛋白)、CHE(胆碱酯酶)和TP(总蛋白)与γ-GT(γ-谷氨酰转肽酶)指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B、TP和CH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对照组患者的TBIL、DBIL以及ALT、ALP和γ-GT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化检验方式,能有效检测多项机体指标水平,能判断患者是否为肝硬化疾病患者,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价、早期治疗等,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 生化检验方式;肝硬化疾病;诊断与治疗;应用及意义分析
DOI:10.12721/ccn.2021.15747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所谓的肝硬化,是由一种,或者是多种疾病原因,经过长时间,亦或是反复作用所造成的一种弥漫性肝损伤病症,且是属于缓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当患者患有肝硬化疾病而未及时发现和采取相关治疗措施时,会导致患者多个系统受到连累,且极易造成患者出现继发性感染,以及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从而引发出原发性肝癌,或者是导致其它疾病产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所以,在肝硬化疾病的早期诊断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确证,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给予治疗,不但能够有效提高肝硬化疾病在早期治疗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还能够防止病情发生恶化,避免病情发展严重[2]

在肝硬化疾病临床看诊上,对于肝硬化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通常是采用化检验的方式来进行检验,并且该种检验方式也是肝硬化疾病诊断过程中最主要的手段,能够有效过去患者机体各项指标参数,并通过相关指标参数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是否有肝脏疾病的情况[3]。为此,本文就肝硬化疾病诊断过程中,应用生化检验方式对其进行检验诊断所具有的效果以及意义进行研究,并就其相关研究数据及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62例肝硬化患者和62例其他非肝硬化患者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按男女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2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非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研究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本数据具有可比性,见表1,且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png

1.2方法

均对两组研究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手段进行检验,在检查前,患者需保持是空腹状态,且有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静脉血的采集,剂量为3~5mL即可,将采集的静脉血放置与事先准备好的无菌采血管中,并确保是无菌保存的状态。获取血清,且35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后,获取患者各项生化检验的各指标参数,并进行有效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生化检验,并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化检验后的各项参数指标,这些参数指标包括了TBIL(总胆红素),ALT(谷丙转氨酶)、DBIL(结合胆红素)和AST(谷草转氨酶),以及γ-GT(γ-谷氨酰转肽酶)、ALP(碱性磷酸酶)和TP(总蛋白)、ALB(白蛋白)与CHE(胆碱酯酶);且以上所述各参数的相关指标正常值范围情况如下所示,总胆红素:5.0~28μmol/L,谷丙转氨酶:0~40 U/L,结合胆红素:0~11μmol/L,谷草转氨酶:0~40 U/L,γ-谷氨酰转肽酶:0~46U/L,碱性磷酸酶:32~96U/L,总蛋白:60~80 g/L,白蛋白:35~55g/L,胆碱酯酶:4.62~11.5 KU/L。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来对此次研究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来检验组间差异性;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x2检验用于检验两组间的差异性,采用P来表示差异显著程度,当(P﹤0.05)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表示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生化检验的各参数指标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后,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各参数指标情况,经整合后比较,观察组组患者的TBIL、DBIL和ALT指标水平,以及ALP与γ-GT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的ALB、TP和CHE参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见表3,组间差异比较,均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png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上,肝硬化疾病属于不可治愈型的疾病之一,所以,若是能够在肝硬化患者患病早期阶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及时干预控制,对患者的病情能够有效起到延缓和阻滞病程的效果,以避免患者的肝功能遭受损害,从而起到有效改善患者肝脏功能的良好作用[4]。在肝硬化疾病的早期检验过程中,对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情况、肝硬化疾病相关的各项指标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有利于开展早期各项治疗工作,并提高肝硬化疾病患者的早期治疗疗效,进而有效避免及防止患者病情发生恶化,或者是病情严重发展,引发其它并发症发生[5]。在肝硬化疾病患者早期检查过程中,所采用的生化检验方式,是临床用于检查肝硬化疾病病状的主要检查措施之一,通过生化检验,能够获取到多种机体指标参数,不同的指标参数,所具备有的临床意义也各部相同[6]。对于肝硬化疾病临床生化检验的各参数指标所具有的临床意义,具体如下所述。

(1)ALT(谷丙转氨酶):所检验出指标参数与正常值范围相比较,患者指标参数高过正常范围,常见慢性肝炎病症,或者是急性肝炎病症,又或者是药物肝硬化、心肌炎以及肝性损害等,将其用于对肝硬化疾病加以诊断,具有相应参考依据;

(2)AST(谷草转氨酶):与人体正常相关参数值范围相比较,患者所检验出的指标参数若是高于正常围,常见慢性、急性肝炎病症,或是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及心肌梗死等等,能够有效反映患者心脏、肝脏病症情况[7]

(3)TBIL(总胆红素):患者的检验指标参数超出正常指标参数值范围,常见为肝外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肝脏疾病,以及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胆石症和急性黄疸性肝炎等疾病,对于肝脏病症的反映来说,也是最直接的反映指标之一;

(4)DBIL(结合胆红素):与正常指标参数值范围相比,患者指标参数过高,常见为胆石症何肝癌等疾病;

(5)ALP(碱性磷酸酶):患者指标参数高于正常值范围,常见为肝硬化、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以及骨细胞瘤和肝癌等疾病情况,能够反映患者骨细胞异常、肝脏病症情况[8]

(6)γ-GT(γ-谷氨酰转肽酶):相较于正常指标参数值范围,患者检验指标参数高出正常范围,常见急性或慢性肝炎与心力衰竭,原发性肝癌,或者是转移性肝癌等,对于患者肝脏疾病检查来说,也是一项可直接反的主要指标参数之一;

(7)ALB(白蛋白):指标参数低于正常范围,常见肾脏和肝脏疾病,能反映患者肾和肝功能异常情况;

(8)TP(总蛋白):与正常值范围相比,患者指标参数过低,常见为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和肝硬化等疾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诊断为肝硬化疾病的患者的生化检验各参数指标中,TBIL、DBIL和ALT,指标水平,以及ALP和γ-GT的参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的参数值,而且,ALB、TP及CHE的参数指标值均低于正常参数值,而在非肝硬化疾病患者的生化检验各参数指标水平中,各项指标参数均处于在正常参数值范围内,且差异具有可比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面了生化检验方式可进行早期诊断肝硬化疾病,并且在临床肝硬化疾病早期诊断后,依据生化检验各指标参数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和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早期干预治疗。

除此之外,肝硬化疾病患者在临床中的各个治疗阶段,通过生化检验方式,还能对患者的临床病症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能够为肝硬化患者进行完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较有利的参考依据。所以,在肝硬化患者早期诊断过程中,合理采用生化检验方式进行有效检验,有助于提高肝硬化病情程度诊断的准确性、及时性及有效性,这也就说明了生化检验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意义及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生化检验方式,能有效检测多项机体指标水平,能判断患者是否为肝硬化疾病患者,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价、早期治疗等,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

作者简介:蔡远凤(1980-5)女 汉族 本科 贵州遵义人 副主任技师 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