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膜性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肾脏疾病,也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且具有高复发率特点[1],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需有效诊治。目前,临床主要以舒落地特+对症治疗方案治疗,虽可改善患者尿蛋白,但起效较慢,不良反应较多,极大损伤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导致整体疗效并不理想[2]。而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愈发广泛。肾病I号方是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总结出的膜性肾病治疗有效中药方剂,具有良好的活血利水、益气滋阴、健脾固肾之功效[3]。本文即选择膜性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中药肾病I号方加舒落地特的临床疗效,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研究,抽签法随机分2组,30例/组。分组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获得批准。
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0.22±7.84)岁,最高70岁,最低36岁;病程(1.84±0.48)年,最长3年,最短10个月。
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0.25±7.82)岁,最高70岁,最低35岁;病程(1.82±0.50)年,最长3年,最短11个月。
两组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均确诊膜性肾病,符合《KDIGO临床实践指南》相关要求[4]。研究用药无过敏。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未遵照医嘱用药者。合并其余脏器重大疾病者。近期接受类似治疗者。严重心脑血管病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本组予以舒落地特治疗,药物由ALFASIGMA S.p.A.提供,国药准字HJ20140119,每日2次,每次1例,早晚餐后口服。
1.3.2观察组
观察组则于舒落地特基础上联用中药治疗,舒落地特用药同对照组,中药选择肾病Ⅰ号方,方剂组成:黄芪30 g,积雪草、薏米、鬼箭羽、熟地黄各20 g,菟丝子15 g,山茱萸、白术各10 g,水蛭粉3 g(冲服);气虚患者加党参10 g、白术5 g、茯苓15 g,阳虚患者加巴戟天、仙茅、仙灵脾各10 g,严重血瘀患者加川芎、当归各10 g,湿热患者加藿香15 g、黄连9 g。每日1剂,以水煎服,留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
1.3.3其他
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期间予以同等质量护理以及基础治疗,包括降压、降脂等内容。
1.4观察指标
1.4.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纳入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
显效: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水平均恢复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150 mg。
有效: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水平明显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50%。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4.2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统计患者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恶心、心动过缓三类。
1.4.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水平
含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三项指标。Scr、BUN由血常规检测得出,清晨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样本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数据。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6.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x̄±s),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效果中,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详情见表1。
表1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详情见表2。
表2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水平比较
肾功能中,观察组治疗后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详情见表3。
表3治疗前后肾功能水平比较(x̄±s)
3.讨论
中医学并无膜性肾病病名,但可依照患者临床表现将其归于“尿浊”、“水肿”等范畴,认为并未在脾肾肺,属于本虚标实证,湿瘀互结,肺脾本虚,故而可从健脾益气、滋阴固肾原则治疗。肾病I号方由黄芪、熟地黄等药材组成,全方具有良好的活血消肿、健脾固肾、助阳利水之功效。且现代药理学研究曾证实,黄芪可延缓肾小球系膜病理学改变,抑制系膜细胞增殖,改善微循环,保护肾脏;熟地黄可增强免疫,水蛭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肾脏血管[5]。本文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便证实了中药加舒落地特治疗的有效性。
而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则进一步凸显了中药治疗的安全性。这可能是因为该方剂配伍科学、药材成分天然的缘故。
综上所述,中药加舒落地特治疗膜性肾病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康复,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吝娜,曹磊,王保兴.舒洛地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中podocin、nephrin表达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7):481-485.
[2]向玲,陈万佳,刘旺意,鲁珍珍,李芳,邓跃毅.中医方案干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22,49(3):96-101.
[3]杨志浩,郎旭军,成栋. 肾病Ⅰ号方联合西药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6(1):55-57.
[4]赵洁,杨洁,孙脊峰. 特发性膜性肾病-KDIGO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3,13(3):103-106.
[5]滕晶,黄芳,孟国玮. 中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的疗效[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9):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