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传统印刷资料的收藏与借阅中心,而是成为知识与信息共享的活跃平台。特别是在西藏这样的高原地区,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信息传播的需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在这场数字化浪潮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地理位置的偏远使得技术更新和资源获人才引进取成为难题,而地方财政下拨资金的有限则限制了资金的投入。这些挑战不仅考验着图书馆管理者的智慧,也是对现有资源采购体系的一次重大考验。因此,深入了解并优化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购策略,对于提升其服务质量,乃至推动区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分析
(一)现有数字资源类型与数量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类型和数量彰显了其在信息时代的丰富资源储备。通过博看微书屋,图书馆提供了与微信公众号平台对接的数字图书服务,拥有超过3700种期刊和30万册图书,每年还会新增5000册图书及20000小时真人语音图书。
超星电子资源则通过其移动图书馆平台,向读者提供了包括电子书、视频、音频、公开课程等多样化内容。图书馆拥有的资源数量包括3万本电子书、1万9千集视频、1万3千集音频及7千集公开课,此外还有1千种期刊和500种报纸。电子书借阅机内置了3000种正版授权的电子图书,每月还会更新150种。
万方地方志作为一种特色数据库,专注于收录中国各地地方志的资料。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在2021年和2022年期间共采购了500卷《中国地方志数据库》产品,这些地方志覆盖了各个区县级别,为研究中国的地区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中国知网则提供了包括学术期刊、学位论文、报纸等丰富的资源。图书馆的中国知网数据库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数据库,特别是涉及藏学研究的特色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了关于西藏地区的深入学术资料。
除了中国知网,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还订阅了‘爱不释书少年儿童数字图书馆’和‘赛阅数字图书馆(少儿英文)’这两个重要的数字资源。‘爱不释书’专注于为少年儿童提供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儿童文学、科普知识、传统文化等领域,旨在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知识涵养。另一方面,‘赛阅数字图书馆(少儿英文)’则提供了超过500种原版进口英文电子书,涵盖了各种主题和阅读级别,特别适合少儿英语学习和国际视野的拓展。这两个数据库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种类,也为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阅读选择。
综上所述,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在类型和数量上体现了其强大的综合实力,这些资源不仅数量庞大,种类齐全,而且持续更新,充分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二)用户使用情况与满意度调查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针对其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于博看微书屋、超星电子资源、万方地方志、中国知网等资源的使用频率高,特别是在学术研究、教育和个人兴趣领域。满意度调查中,用户普遍反映对资源的多样性和可获取性表示满意,但也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界面友好度和搜索功能的优化。[1]
二、数字资源采购的挑战与问题
(一)地域特殊性带来的挑战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在数字资源采购方面遇到的首要挑战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西藏的高海拔和偏远位置给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带来了困难。这种地理特殊性不仅限制了数字资源的及时更新和高效传输,还增加了采购和维护数字资源的整体成本。此外,地理隔离导致的信息传播限制也对图书馆提供的数字服务种类和质量造成了影响。
(二)资金与预算限制
资金和预算的限制是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面临的另一个主要挑战。由于有限的财政支持和地区经济条件,图书馆在更新和扩充数字资源时常常受到预算的严格限制。这不仅使得图书馆难以采购到最新的或高质量的数字资源,还限制了其在提供创新服务方面的能力。在这样的财政约束下,图书馆不得不在资源质量和数量之间进行权衡,有时甚至可能错过采购关键资源的机会。[2]
三、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案例比较
(一)国内案例:北京市图书馆
北京市图书馆作为国内公共图书馆的佼佼者,在数字资源采购方面展现了其先进的策略和有效的实践。北京图书馆实施的是一种集中采购与分散服务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图书馆能够在保证资源质量的同时,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图书馆与国内外的多个知名数字内容提供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不仅保证了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确保了内容的及时更新。此外,北京市图书馆十分重视用户体验,通过定期的用户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机制,图书馆不断优化其数字服务平台,使之更加用户友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
(二)国际案例:美国公共图书馆
在国际层面,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在数字资源采购和管理方面也有着值得借鉴的经验。美国图书馆普遍采取集中采购和分散服务的模式,这不仅优化了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还提高了服务的效率。美国图书馆特别重视用户体验和参与,他们通过构建易于操作的数字平台,提供了多样化的数字资源,这些做法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此外,为了确保资源的时效性和可靠性,美国图书馆也注重资源的及时更新和维护。他们还通过举办各种用户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数字资源的认识和使用能力。[3]
四、优化策略与建议
(一)强化地域特色资源的采购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应更加重视地域特色资源的采购,利用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这包括加强对当地文化、历史和艺术等方面的数字资源收集和整理。通过与当地文化机构、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合作,图书馆可以收集和数字化更多珍贵的地方志、民族音乐、艺术作品等资源,这将不仅丰富图书馆的资源库,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西藏独特的文化遗产。[4]
(二)创新采购模式与合作机制
为了有效提升资源采购的效率和效果,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可以探索创新的采购模式和合作机制。例如,可以考虑建立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此外,与商业出版商和数字内容提供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以为图书馆带来更有利的采购条件和更广泛的资源选择。同时,图书馆可以通过公私合作模式,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和资源,共同推进数字资源的发展。
总结:本文深入探讨了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现状、挑战和优化策略,凸显了其在地域特色资源采购、创新合作模式、技术革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对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不仅发现了解决挑战的可能路径,也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杨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与管理——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29):11-14.
[2]徐洁.浅谈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J].科技展望,2016,26(15):235.
[3]刘宝华.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推广与评估[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10):116-118.DOI:10.16039/j.cnki.cn22-1249.2012.10.033
[4]莫黄燕.图书馆数字资源循证采购路径探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3,(04):42-47.
[5]戴建陆,张岚,高祥永.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39(01):103-107.DOI:10.14037/j.cnki.tsgxk.2017.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