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的应用效果

杨昌永

湄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遵义,564100

摘要: 评估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护理后,两组在疾病知识、用药知识、生活管理和运动管理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社会支持、心理状态、疾病控制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在护理后也显著提升,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显著改善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降低了血压水平,提升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 健康教育;高血压;护理;效果
DOI:10.12721/ccn.2024.15735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0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某医院收治了60位老年高血压患者,这些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有30位患者。对照组包含13位男性和17位女性,年龄范围为65至85岁,平均年龄为73.48±3.62岁;病程从2年至10年不等,平均病程为5.28±1.36年。观察组由12位男性和18位女性组成,年龄在65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53±3.78岁;病程从1年至11年不等,平均病程为5.46±1.57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似,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P > 0.05),因此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所有参与者都已充分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同意参与。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标准的护理服务,这包括基本的药物管理、症状监控、生活方式指导和情感支持。药物管理方面,医护人员遵循医嘱,为患者提供降压药物,并定期评估药物效果及其可能的副作用,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血压监测是通过护士每天定时为患者测量血压并记录数据来实现的,这样医生可以根据血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在生活方式指导方面,护理人员提供了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的建议。具体来说,建议患者减少盐分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和低脂肪食品,并避免高脂和高糖食品。在运动方面,则建议患者进行温和的有氧活动,比如散步或简单的瑜伽练习,以促进心肺健康和血压控制。

观察组除了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外,还接受了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旨在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这种健康教育模式包括个性化教育、小组教育和多媒体教育资源三个组成部分。个性化教育由专业护士单独实施,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基础知识、药物使用指南、生活方式调整建议等。通过一对一的沟通和答疑,护士帮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原因、潜在的危害以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并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小组教育则由医护人员定期组织,形式包括讲座和讨论会,内容涉及高血压管理的各个方面,如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情绪调节等。这种方式不仅让患者有机会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还能增强他们自我管理的意愿和信心。

1.3观察指标

(1)健康知识水平:使用自行设计的量表来评估参与者对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这个量表包括四个部分:疾病理解、药物使用知识、生活方式管理和运动习惯。每个部分的最高得分为25分,总计100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对健康知识的掌握越全面;(2)治疗依从性:通过特别设计的工具——高血压治疗顺从度量表(TASHP),评估了参与者的治疗依从性。该量表由14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的答案从1到4分不等,总分范围在14到56分之间。较低的分数反映了更高的治疗顺从度。(3)血压状况:利用电子血压计,记录了参与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数值,以评估他们的血压水平。(4)生活质量:还设计了一份问卷,用于评估参与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这份问卷包括四个领域:社会关系支持、心理状态状态。每个领域的最高得分为100分,总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4.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及标准差(x̄±s)形式表示,通过t检验进行两组间数据差异对比。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形式表达,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比较。P<0.05时被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健康知识评分比较

表1 两组健康知识评分比较(x̄±s)

截图1737620606.png3讨论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用药知识、生活管理和运动管理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健康教育显著提升了患者对高血压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不仅更清楚了解高血压的病理机制和药物使用方法,还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如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和适度运动。这种知识的普及有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预防病情恶化。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模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评分中表现优异,反映出他们在服药、复诊、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更积极主动。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健康教育不仅促进了患者的治疗配合度,还直接改善了血压水平,有效控制了高血压的病情发展。健康教育还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观察组患者在社会支持、心理状态、疾病控制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教育和心理疏导,患者增强了对自身健康的控制感和积极心态,减轻了因高血压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此外,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满意度。这些综合作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促进了身心健康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魏建华.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3, 41 (04): 46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