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为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为胃角、胃窦、裂孔疝等,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反酸、腹痛、烧灼感等症状,给其带来身体上的不适,严重时会影响其生活。该病的发生与胃壁或十二指肠壁组织被胃酸及胃蛋白酶消化有着密切联系,临床发病率较高,病程长且治疗难度较大,很多患者治疗后还存在复发情况[1]。近年来,人们生活压力进一步加大,而且由于饮食习惯等的变化,进而影响神经、激素对胃酸的调节,出现速度增快的情况,进而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而损伤胃黏膜,最终加大胃溃疡发生率[2]。在该病治疗中,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式,多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改善临床症状,但是在此期间,还需加强护理干预,尤其是饮食方面,临床认为,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减少胃酸分泌,对疾病改善具有积极作用[3]。本研究选取我院胃溃疡患者85例,观察饮食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选取我院胃溃疡患者8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28至68(48.62±3.91)岁,病程2至9(5.38±1.37)年,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9至69(49.43±3.48)岁,病程2至9(5.76±1.51)年。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精神正常;能正常沟通交流。
排除标准:免疫缺陷;恶性肿瘤;重要器官病变或缺损;呼吸系统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胃溃疡患者常进行药物治疗,需告诉患者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同时观察用药效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向其说明胃溃疡相关知识,解答相关问题。患者由于疾病症状及病程的影响,导致其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应给予患者安慰及鼓励,提升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患者生活、运动习惯,促进其免疫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详细说明相关事项,加深其对胃溃疡的认识,并且意识到配合治疗及护理对病情康复的重要性,可组织患者参加健康教育讲座,促进其自我护理意识的提升。
观察组:①向患者说明按时进餐的重要性,饭前洗手,不能与他人混用餐具,进餐时需做到细嚼慢咽。患者饮食中需增加粗纤维膳食的进食,增加必须脂肪酸含量,告诉患者食用植物油,少食或不食动物性脂肪,减少糖的摄入。日常饮食不能暴饮暴食,不能进食变质、冷硬、刺激性食物。结合饮食健康宣传资料进行饮食护理,使其提高规律进食的意识,较好的执行饮食护理原则。②患者病情处于急性期时,不能进食浓茶、咖啡等,需进食无刺激、易消化类食物,不能进食刺激性食物,如生姜、生蒜、生葱等,尽可能不要进食柠檬、山楂等,并且避免摄入粗粮等,防止病情更加严重。患者病情处于愈合期时,以馒头等偏碱性的食物为主,也可多进食紫菜等维生素U与锌元素丰富的食物。患者病情处于恢复期时,多进食富含维生素、锌元素食物,在此阶段时,患者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可以向其发放食物图片,提升认知。患者处于预防期时,可叮嘱其进食香蕉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对饮食计划进行合理调整。③每天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且做好监督工作,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及饮食计划执行情况,在此期间进一步强化饮食保健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自身认知。④患者出院时需要与其建立联系,了解其饮食知识掌握程度,并且找出其存在的不足,进行相应的指导等。
1.3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0~6分,评分越低越好;饮食知识:3个方面,各100分,评分越高越好;满意度:5个方面,各10分,评分越高越好;生活质量: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x̄±s),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对比(分)
2.2饮食知识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饮食知识对比(分)2.3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满意度对比(分)2.4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生活质量对比(分)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人们生活各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存在不健康饮食习惯,进而加大胃溃疡发生率[4]。在该病治疗中,药物治疗能减少胃酸的分泌,而且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在患者病情改善中意义重大。临床实践发现,患者用药期间如果未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胃酸大量分泌,进而影响药物作用,无法发挥较好的效果[5]。胃溃疡治疗所需时间较长,而且患者正确饮食意识较差,并且对具体内容知晓度不高,因此,必须做好胃溃疡患者饮食管理。有学者认为,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患者病情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对胃酸具有稀释、中和作用[6]。因此,在胃溃疡治疗中,必须提高患者意识,充分发挥食物的作用,起到养胃护胃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饮食知识评分高,满意度评分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常规护理对患者药物指导重视程度较高,并没有对患者良好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养成引起重视,而且具体应用期间缺乏针对性及个性化,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饮食护理是一种独特护理模式,其更加关注患者饮食方面,了解其全面的需求,使患者掌握饮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7]。将其应用于胃溃疡患者护理中,进一步明确患者饮食原则,能提升患者对日常饮食的关注度,并且使其掌握更多的饮食保健知识,使其主动的改变自身饮食习惯,促进胃黏膜损伤程度的减轻,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胃酸分泌,促进病情恢复,在预防疾病复发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饮食护理能改善患者饮食习惯,通过饮食调节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而且使患者长时间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其病情,促进身体恢复[8]。饮食护理也充分体现了层次化特点,干预期间将患者病情情况作为基础,在其不同阶段给予针对性饮食干预,而且护理方案更具灵活性,能进行积极的调整,促进病情康复,减少复发可能性。护理期间加强饮食健康教育,能使患者了解饮食注意事项,详细掌握相关禁忌食物,各项措施更加科学、合理,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配合度[9]。对患者进行分阶段饮食管理,在疾病急性期,患者不能进食的食物较多,很多食物均要远离,愈合期时主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食物,针对性更强,恢复期时保持健康饮食的前提下放宽进食条件,充分体现了患者不同病情阶段的进食特点,促进临床症状的消失,而且能了解饮食注意事项,意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也能采用正确的烹饪方式,从多个方面改善病情,提高患者满意度,尽快恢复正常生活[10]。
所以,给予胃溃疡患者饮食护理,能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提升患者对饮食的认知,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高,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娜娜,王军芳.个性化饮食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S01):307-308.
[2]宋凯,宋敏,杨烁.探讨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S01):125-126.
[3]黄霞,李雅洁.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价值及复发率分析[J].中医学报,2020,45(S01):236-237.
[4]裴静,庞咪,何婷.系统化护理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焦虑抑郁负性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2):1597-1599.
[5]霍秀敏,郗迎苏.进餐方式和食物选择对胃溃疡活动期患者疗效与复发率的影响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A01):51-51.
[6]张云超.胃溃疡患者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1,50(S02):387-388.
[7]叶蕾.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S01):382-383.
[8]汪永华,乔昭君,刘欣,等.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8):162-163.
[9]李冰.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医学报,2020,45(S01):27-28.
[10]张小敏,程洁莲,谭仕红,等.Orem自护模式对慢性胃溃疡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8):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