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30%,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1]。在中医里乳腺癌属于“乳岩”范畴,对女性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乳腺癌,但反复发作以及转移是致使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随着对乳腺癌深入了解,其以手术治疗的重点转向全身综合性治疗方式。在术后主要以放疗、靶向等作为辅助治疗方式,但其作用还是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有研究发现依据扶正祛邪原则组成的三黄煎剂加减具有降低乳腺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本文就此进行研究,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式
1.1 一般资料
使用抽签法对本院筛选的3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19例,时间选为2018年1月~2019年2月。其中实验组年龄在34~56岁,平均在(41.29±5.17)岁;10例行改良根治手术、1例行保乳手术、8例乳房单切加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照组年龄在33~58岁,平均在(40.74±5.66)岁;有8例乳房单切加前哨、9例行改良根治手术、2例行保乳手术。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以患者依据病情给予常规放疗、化疗、营养支持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并做好放、化疗等不良反应的防护以及处理工作,例如调节患者体内酸碱平衡、提升白细胞、抗胃肠道反应等。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服用中药中三黄煎剂加减,常有方为:5g 片姜黄、5g酒大黄、5g炙甘草、10g当归、10g炒白术、10gv炙黄芪、10g熟地黄、10g茯苓、10g远志、10g茯神、10g 酸枣仁、10g党参,水煎浓缩,冷却后去除药渣,取出清夜,再定容至100ml,并装入透明包装袋,需要时使用吸管插口服用。术后第1d至术后第10d服用,100ml/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使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分析两组术前以及术后10d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评分,分值在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中选择SPSS 18.0系统计算数据,其中x̄±s表达计量数据,选择t检查,而百分比表达计数数据,选择χ2检查,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后选用P<0.05表达。
2 结果
两组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评分对比,在术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术后10d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x̄±s,分]
3 讨论
乳腺癌在我国一直有较高的发病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术后不论采取何种放疗方式,均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预后[3]。有相关报道显示,中医药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有重要作用。中医认为,人体内瘀血、气滞、热毒等均能诱发癌症,癌细胞能扩散至全身,一般全身虚,局部实,主要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固本为主要治疗目的,能有效减少化疗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4]。
葛宏升[5]研究表明,乳腺癌术后患者总的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而正虚常以“气阴两虚、冲任失调”为主,邪实主要以“余毒未清”为主。三黄煎剂加减方中片姜黄、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酒大黄清热解毒;炙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炒白术、茯苓能缓和燥性,借麸入中,消肿、健脾、利水;炙黄芪益气补中;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远志安神益智,消散痈肿;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利水;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10d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因此得出,三黄煎剂加减方可以促进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三黄煎剂加减中药方可以降低复发以及转移几率,为日后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桂兰,张建斌,李湘红,等.中医药对三阴乳腺癌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对比性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2):220-223.
[2]董妍,吕静,刘素杰,等.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干预方案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6):1402-1403.
[3]刘尚军.化疗对围绝经期妇女乳腺癌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1):1149-1151.
[4]曾丽,王群.中药联合常规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远期转移复发率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11):98-101.
[5]葛宏升,周军,雷霆,等.中药联合常规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远期转移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4):1544-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