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在现实问题中,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仅仅依靠数学知识难以全面解决。因此,将跨学科知识整合到数学建模教学中,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整合跨学科知识的定义入手,探讨整合的目的、方法和效果,以及如何在数学建模教学中运用这一理念。
一、跨学科知识整合的理论基础
(一)确定整合的目的和意义
整合跨学科知识在教学中的目的和意义是多方面的。它有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知识的交流和融合。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合跨学科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单一学科的知识往往难以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而整合跨学科知识则可以激发学生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整合跨学科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通过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探讨整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整合跨学科知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广度和深度的提升、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加强和跨学科思维的培养。整合跨学科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知识体系。通过涉足多个学科领域,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内容,并深入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跨学科整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跨学科项目中,学生需要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综合分析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跨学科项目往往需要学生在跨学科团队中合作完成,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与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合作,学生可以学会有效地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跨学科整合培养了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即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二、数学建模教学中整合跨学科知识的方法
(一)设计跨学科项目
设计跨学科项目是实现整合跨学科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设计跨学科项目,首先要定义清晰的项目目标,确保目标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以激发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需求。之后确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找到各学科在项目中的具体贡献,确保整合是有目的和有组织的。还应当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任务,涉及到数学建模需要的数学知识,同时需要引入其他学科的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且在项目中明确不同学科的分工,鼓励学生在各自擅长的学科中发挥优势,同时协同合作解决问题。条件允许时,还可以邀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导师参与项目,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制定综合性课程计划
综合性课程计划是确保整合跨学科知识得以贯彻的关键。制定综合性课程计划,就要明确课程的整体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在课程中整合数学建模所需的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通过有机地结合不同学科的内容,形成课程的有机整体。引入跨学科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实地考察、专业演讲等,以促进学生在不同学科中的交流和合作。设计能够全面评估学生在数学建模和其他学科中表现的评估方式,如项目报告、展示、小组评价等。还应当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在整个学期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深度学习和实际运用。
(三)整合跨学科资源
整合跨学科资源有助于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学校应当建立跨学科合作团队,使不同学科的教师能够共同参与数学建模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利用外部专业机构、企业或研究机构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实际、前沿的跨学科知识。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进行讲座和研讨会,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课程、数字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跨学科学习资料。利用虚拟学科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跨学科交流和合作的在线空间,促进跨学科知识的共享。
三、如何评估整合跨学科知识在数学建模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评估整合跨学科知识在数学建模教学中的实际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表现、创新能力提升以及教学反馈和总结。
(一)学生学业表现
成绩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在数学建模项目中的成绩表现,包括数学建模报告、论文、演示或展示等。通过成绩来评估学生在整合跨学科知识方面的学业表现。还应当观察学生在项目中对数学知识、其他学科知识的应用情况,考察他们是否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整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此外,还可以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问题分析、模型建立、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等方面,以及他们对跨学科方法的应用能力。
(二)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在项目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创意和独特性,包括他们对问题的独特见解、提出的创新模型或方法等。还可以考察学生在面对复杂、跨学科性问题时的解决能力,包括他们的思维逻辑、创造性思维和问题求解的方法。亦或是观察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实践能力,包括团队合作、实地调研、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方面的表现。
(三)教学反馈和总结
教师可以直接收集学生对整合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包括他们对项目设计、教学方法、跨学科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反馈意见。收集学生意见后,教师应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方面的优缺点,以及对跨学科教学的改进建议。学校可以对整合跨学科知识的数学建模项目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的目标达成情况、学生表现、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综合以上评估方法,可以全面地了解整合跨学科知识在数学建模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总结
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整合跨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整合跨学科知识的数学建模教学应该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构建有机的学科交叉框架。应当选取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实际问题作为建模课题,激发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应用能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跨学科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要充分利用跨学科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科信息和背景知识。整合跨学科知识强调项目实践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学校要设计合适合理的评估机制,综合考察学生在数学建模项目中的学业表现、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对跨学科教学的反馈和总结,为教学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数学建模教学可以更好地整合跨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丽娜.初中生数学知识的跨学科应用案例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 张丽莉.关于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启示——数学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 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