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而言,吞咽障碍属于常见并发症,会增加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或者脱水等症状,易导致患者死亡或者致残的风险。故做好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功能评估,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联合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的降低患者死亡的风险[1]。本文就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讨论,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患者数量为80例,时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患者年龄在57-84岁之间,平均年龄69.79±3.72岁,女性患者39例,男性患者41例。分析我院在此期间患者的各项资料,P>0.05。
纳入条件: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符合脑卒中吞咽障碍疾病的诊断标准;患者意识清醒;可以配合研究。
排除条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中途退出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相关指标,给予相应的用药、饮食、健康宣教以及功能康复训练;
实验组的患者提供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具体包括:1、选择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并为患者提供检查,掌握患者的意识状态,分析患者对言语刺激的反应,可否进行直立坐位,维持头部位置,有无自主咳嗽能力;是否出现了流涎;记录患者舌的活动范围;是否存在呼吸异常 ;是否存在构音障碍;在发出嘶、湿的发音效果,若有一条异常,说明患者存在吞咽功能[2];若未发现异常为患者提供吞咽水测试,准备20mL的水,5mL的勺。患者呈直立坐位,分别吞咽5ml水三次;10mL水一次;在患者吞咽前后记录患者是否存在水漏出口,有无明火的吞咽动作,是否出现了咳嗽或者呛咳、气促,吞咽之后是否存在异常性的发音;记录患者的吞咽程度,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吞咽障碍越为明显[3]。
预见性护理:1、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咀嚼肌训练,若患者的咀嚼能力差,无法使用上下牙来吃固体的食物时,指导患者上下牙齿开展互叩,使用纱布将苹果进行包裹,之后指导患者咬或者咬冰块,以掌握患者的咀嚼肌力量,记录患者咬肌的紧张程度,引导患者通过自身的手来感受[4]。2、舌肌训练,引导患者张口后将舌尽可能的前伸、后缩、上提,若患者舌肌较为松弛时,使用电动牙刷来辅助按摩,合适压舌板推舌,若患者知肌发生紧张或者萎缩时,应通过舌肌牵拉的方法,提高患者舌的运动能力,使得患者舌运送食物以及搅拌的能力得到提升。3、口轮匝肌训练,患者紧闭嘴唇后,将嘴唇收缩,并吸吮手指进行练习,避免患者流口水,或者进食的过程中发生食物洒落[5-6]。4、开展颈部锻炼,对于颈部紧张度较高的患者,或者颈部肌肉活动受限的患者,指导患者开展颈部活动,使得患者的颈部肌肉紧张度得到缓解,有效的改善患者颈部的活动能力,对患者的吞咽状态有效改善。5、发音训练,指导患者先开展单音节发音,可以先从a练习,之后两侧训练通过y、i之后再发W、U,指导患者通过张口中或者闭口;声门开或者闭以提升口腔发声的功能。6、感受刺激,取压适板、医用棉球,蘸取适量的青柠汁或者苦瓜汁或者取桔梗、川贝母、冰片、薄荷常规煎汁后制作成为冰棒,指导患者呈坐位、半坐位,患者张口后取冰棒对患者的舌后根、咽后壁 、腭弓、后腭弓、软腭处进行涂擦并有效转圈,一圈为一轮,一轮更换一次冰棒,共计为六轮,每天进行两次,分上午、下午进行,每次控制在15-20分钟之间,一疗程计为30天,干预四个疗程。7、体位指导,患者进食过程中应选择在安静且舒适的环境下完成进食,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以坐位为佳,角度在90度,双脚应平放于地面。若患者无法坐起时,应抬高床头,角度在30-40度之间,颈部和头部应稍向前屈。进食期间应尽可能的确保食物放在患者的健侧舌后部或者侧健的颊部[7]。8、食物选择,依据患者的SSA评分结果来确定食物的状态,并控制好进食的数量,从5mL左右开始,坚持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进食后应指导患者反复吞咽,保证患者的进食安全。9、口腔清除,患者进食后,应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避免发生异味、牙垢或者牙菌斑,降低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
1.3实验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3.2明确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
1.3.3掌握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计量数据使用n表示,检验通过χ²。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均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研究。
2 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
2.2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显佳,p<0.05。
2.3对照组40例患者有5例患者发生了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2.50%;实验组40例患者未出现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0.00%;实验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更低,p<0.05。
3 讨论
脑卒中作为一系列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医的总称,该类患者易出现吞咽障碍。吞咽动作相对较短,约为15s。吞咽障碍作为固体或者液体从口腔到胃的传送发生了延迟或者运动障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与延髓或者双侧皮质脑干麻痹有关。患者会出现假性球麻痹,引发吞因障碍。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口腔、咽喉以及食管结构呈现退行性改变,患者口腔黏膜会逐渐萎缩且变薄,患者反射神经受体逐渐缓慢,患者变性等因素,发生吞咽困难的风险增加。评估患者的吞咽障碍,掌握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可以完整清醒状下进食,确保患者的安全,以降低患者出现误吸或者吸入性肺炎的风险。测评时从5mL开始,并逐渐增加用量,若患者出现异常时,应停止试验,可以更好的降低患者发生误吸的风险,保证了筛查的安全性。而开展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在准备护理之前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掌握护理的重点,并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使用SSA评分,有效更好的掌握吞咽障碍患者的具体情况,掌握患者的重点方向,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方案,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
当前针对于脑卒吞咽障碍并无有效的药物或者治愈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中药咽部冷刺激以触发患者吞咽反射,开展吞咽功能训练,使得中药和冷刺激相结合,更好的提升了软腭以及咽部的敏感程度,提升了患者的感觉输入,在兴奋运动通路上的各级神经元进行刺激,有利于促进神经元轴突的再生。桔梗可以实现宣肺气祛痰浊的效果;川贝母可以实现散结消肿的目的。冰片可以清热止痛、开窍醒神;薄荷具有醒神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提供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充分的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鲍荣幸,陕永琦,黄晓琴,江茶花.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结合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2,45(2):459-462.
[2]张慧.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5):125-128.
[3]严羽琪.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5):156-159.
[4] 宋庆朴,周喜悦.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7):111-114.
[5]万淑芬,朱悦.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21,30(S01):290-291.
[6]张继文.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11):229-231.
[7]姚乐乐,罗宏丹.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分层护理结合冰柠檬酸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3):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