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是儿科常见危重急症之一,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因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而增加临床救治难度,导致患儿病情恶化甚至失去生命[1,2]。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是收治重症肺炎患儿的主要场所,其可为危重患儿救治过程中及时提供系统、全面、持续、严密的监护,且无需家长陪护[3]。因重症肺炎患儿年龄小、各项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其治疗难度更大;加上患儿言语不清晰,语言表述不清楚,自我管理意识较薄弱,无法清晰表达身体感受情况,可能会因疾病带来的不良体验或惧怕治疗而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效果[4,5]。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均达到愉悦状态,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6]。本文观察舒适护理在PICU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年龄≤3岁;意识清醒;经X线胸片或CT检查提示肺部感染,合并紫绀、间歇性呼吸呻吟等表现,符合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7];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入院前已存在并发症。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至4岁,平均(2.15±0.32)岁;病程4~12d,平均(7.82±3.11)d。试验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6个月至4岁,平均(1.24±0.55)岁;病程3~11 d,平均(5.62±4.24)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2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PICU重症肺炎常规护理。(1)严格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情况,包括患儿T、R、BP、意识情况、瞳孔变化、患儿肌张力等生命体征的变化;(2)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吸痰措施;(3)遵医嘱用药,记录患儿液体出入量,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充,观察患儿用药期间有无药物不良反应;(4)关注患儿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抚和鼓励;(5)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6)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及时擦干分泌物和排泄物。
试验组在基于舒适护理的措施开展。(1)病房舒适环境:调整病房布置,选择色调柔和的床上用品,墙壁和窗户贴小儿喜欢的卡通图案或悬挂小儿喜爱的图片。小月龄患儿(≤6个月)予以鸟巢式护理,以柔软亲肤透气的婴儿用床单、包被及毛巾卷轴。(2)无创辅助通气给氧舒适:在使用3M水胶体敷料保护鼻面部受压部位皮肤的同时,医护协作共同制订动态减压计划,根据患儿病情情况,每2~4 h撤离患儿无创辅助通气鼻塞面罩5~10 min,(3)舒适护理:本研究根据患儿年龄、患儿性格特点、患儿的喜好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懂得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尽量避免患儿治疗时的恐惧感。(4)皮肤护理舒适:在患儿排便或排尿后采用3M干洗洁肤液清洁皮肤,将干洗洁肤液喷于柔软纸巾上轻柔地擦除皮肤污物,免水冲洗。(5)小月龄患儿在喂奶间歇可以给予安抚奶嘴进行安抚,同时给予抚触,1 d/次,15 min/次,哭闹时也可予以安抚奶嘴进行安抚。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后哭闹情况。采用本院自制哭闹分级表评价,将患儿哭闹分为4级。1级为基本无哭闹;2级为偶尔哭闹,可安抚;3级为一直哭闹,但情绪尚稳定;4级为哭闹不止,大声哭闹。分级越高,患儿哭闹越剧烈。(2)比较两组雾化吸入时舒适度,采用FLACC量表评分评估。该量表包括面部表情(face)、下肢动作(legs)、体位(activity)、哭闹(cry)、可安慰度(consolability)5个项目,每个项目按0~2分计分,分值越高,舒适度越差[8]。(3)比较两组鼻面部皮肤压疮发生率。(4)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体温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及血气指标正常时间。(5)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在患儿出PICU前一天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问卷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后患儿哭闹情况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哭闹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哭闹分级比较[n(%)]2.2干预后雾化吸入时舒适度比较
试验组雾化吸入时FLACC量表评分为(3.21±0.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1±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03,P=0.000)。
2.3干预后鼻面部皮肤压疮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发生鼻面部皮肤压疮1例(2.50%),对照组发生鼻面部皮肤压疮4例(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3,P=0.356)。
2.4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比较
试验组体温、咳嗽、湿啰音和血气指标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x̄±s)d]2.5 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3讨论
舒适护理可使患儿在心理[9]、生理等方面[10]均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目的在于让患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减轻不愉悦程度,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11]。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哭闹分级优于对照组,雾化吸入时FLAC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体温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和血气指标正常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12]。分析原因为舒适护理首先根据患儿年龄不同给予个性化的环境舒适护理,增加其安全感和舒适感[13]。同时,采用3M干洗洁肤液清洁皮肤,温和无刺激,且干洗洁肤液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去污能力强,更易清除粪便、尿液等污物,增加舒适度[14]。此外,治疗间隙为小月龄患儿做抚触可稳定情绪,减少哭闹,配合大月龄患儿做游戏、讲故事等方式。患儿哭闹减少,舒适度提高,则可顺利完成每次治疗,保证治疗效果,且因患儿安全感和舒适度提升,有助于增强其食欲,从而增强其免疫力,加快康复进程,进而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因无创辅助呼吸机的鼻塞面罩长时间压迫患儿鼻面部皮肤,致使局部血液循环差,易引起鼻面部皮肤肿胀、充血,甚至破损[15]。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鼻面部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有关,也与只在一家单位开展不足有关。其结果更需要后期加大样本量开展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舒适护理模式改善PICU重症肺炎患儿舒适度和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缩短临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改善时间,减少患儿的哭闹,效果优于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