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倪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830026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月经复潮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在月经复潮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复潮时间;治疗有效率;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
DOI:10.12721/ccn.2023.15713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妇科常见的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具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从而形成的妇科疾病,其多发于30-40岁的女性群体其最为主要的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形成异位结节。主要的临床症状可归纳为:痛经、慢性盆腔疼痛、月经异常等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的过程中,可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1-2]。本文将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详情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共50例,年龄为:31-43岁,平均年龄为:(37.23±2.01)岁,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为:(2.36±0.24)年;观察组中,患者共50例,年龄为:32-46岁,平均年龄为:(39.44±2.30)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73±1.02)年。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均已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②本次研究经本院审核通过。③经诊断确认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②精神异常、沟通障碍、配合度低的患者。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对于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均不存在过敏以及禁忌情况。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予以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03;生产企业: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每日1次,每次8mg。药物实际使用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同时在用药期间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严密的监测。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予以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片;同时予以患者中药治疗,中药药房组成为:桃仁10g;红花6g;玄参13g;当归8g;川穹8g;丹参13g;僵蚕8g;香附8g;巴戟天8g;淫羊藿13g;菟丝子8g;川断13g;黄芪18g。予以患者每日1次,每3日1剂。

1.3观察指标

经治疗干预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月经复潮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治疗有效率包括,有效:月经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盆腔内结节消失;显效:月经基本正常,主要临床症状消失、盆腔内结节缩小;无效:月经无改变、临床症状以及盆腔内结节未得到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治疗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数据均由研究期间收集整理得出。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经治疗干预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所示:

对照组中:有效例数为:14例,占(28%);显效例数为:25例,占(50%);无效例数为:11例,占(2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

观察组中:有效例数为:20例,占(40%);显效例数为:27例,占(54%);无效例数为:3例,占(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4%。其中χ2=5.316,P=0.021。

2.1对照组与观察组月经复潮时间

经治疗干预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月经复潮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所示:

对照组月经复潮时间为:(42.39±15.40)d;观察组月经复潮时间为:(34.66±14.28)d;其中t=2.603,P=0.011。

2.3对照组与观察组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

经治疗干预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所示:

对照组出现复发患者的例数为:11例,占(22%);观察组出现复发患者的例数为:2例,占(4%);其中χ2=7.162,P=0.007。

对照组出现痛经患者的例数为:8例,占(16%);观察组出现痛经患者的例数为:1例,占(2%);其中χ2=5.983,P=0.014。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通过采用西药:米非司酮片,米非司酮片属于一种孕酮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具明显抗黄体、抗着床、抗排卵与诱导月经作用。也可影响孕卵运行。米非司酮片无明显抗雌激素作用,也无雌激素和雄激素样活性,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也有一定结合能力,具有一定的抗糖皮质激素作用。有研究表示:米非司酮片具有抑制排卵、诱发黄体溶解、保护正常妇女子宫内膜完整性的效果,其可通过上述机制对患者产生效果,使得病灶萎缩,缓解腹痛的症状[3-4]。同时研究中结合了中医治疗,所采用的中药组方中的桃仁:在《本经》中对其有所记载:淤血血闭、症瘕邪气的效果。红花有着活血散瘀、痛经止痛的效果,可用于:瘀滞腹痛、经闭,痛经等症状。玄参有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效果,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斑等症状的干预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效果,可用于治疗虚寒腹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状。川穹具有优良的镇静作用。丹参有着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效果。僵蚕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的功效。香附能够对患者起到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效果。巴戟天对于月经不调的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淫羊藿能够对患者起到镇静、抗抑郁以及增强其免疫功能的疗效。菟丝子具有补益肝肾、止泻等效果。在《滇南本草图说》中对于川断的记载为:治一切无名肿毒,杨梅、天泡诸疮。黄芪有着利尿,托毒生肌的效果[5-6]

通过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进行干预,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疗效,相比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为78%;观察组为94%。同时通过中西药的结合,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综述所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本文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凤敏,李艳梅,常珍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2(02):132-134.

[2]刘群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20):106-108.

[3]范新雨,卫爱武.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进展[J].中医学报,2020,35(05):989-993.

[4]邬素珍,许焕英,朱巧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术后体质改善和复发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9):95-96.

[5]杜巧梅,冯惠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08):973-974.

[6]李雁南.中西医结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0):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