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无线通信技术在应急指挥车中的应用

陈佳

安徽省人民防空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安徽省,230001

摘要: 我国科技水平和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十分快速,消防部门也会在发展过程中会完善自己的无线通信技术,并增加应急指挥车对于通信技术的应用效果,越来越脱离了传统的计划工作模式。在日常生活当中,消防救援队伍所接到的任务不仅繁琐,且有很多的任务需要到偏远地区进行工作,这些地区往往无法使用公网进行通信,若是通信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只依赖于公网通信,这将会为应急指挥车的通信效能造成很大的阻碍,影响到应急指挥车的工作效率。所以,将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不仅能够丰富应急指挥车的通信手段,也为消防救援队伍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有效保障,由此得出,无线通信技术在应急指挥车中应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应急指挥车;消防
DOI:10.12721/ccn.2022.15713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多媒体融合通信指挥调度技术,满足突发事件情况下的资源需求分析、一键调度、现场指挥调度、任务跟踪反馈,强化前后方指挥调度通信保障和任务全过程可视化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当多种通信系统相互融合时,多媒体融合通信系统需要重新定义和创新发展音视频调度的新功能与新边界。按移动端自身需求定制化推送融合视频服务,由被动参与转变为调度的主角,更好地按照现场需求调用相应的调度要素。另外融合AR实景,实现集群设备和移动终端动态标签全局化,进行动态目标的调度,也是未来趋势之一。

1当前应急指挥车现状

应急指挥车作为临时应急指挥场所,对功能的要求很高。由于应急指挥车系统组成复杂、设备种类繁多、通讯手段多样,几乎涉及通讯全领域,电磁环境复杂,设备密度大,系统间抗干扰要求高。目前不少已建成的应急指挥车建设质量与运行情况不尽人意,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设置不当、操作不便、设备配置性能较差、综合布线不规范;二是系统运行不太稳定、抗干扰能力弱;三是整车配重不合理,表现为集成后整车超重或车后部过重,影响了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2无线通信技术在应急指挥车中的应用特点

(1)无线通信技术在应急指挥车中的应用,可以根据安装和选择天线的种类与方式的不同,被分成车载台和固定台两种。虽然车载台和固定台在功能性和外观方面,有很明显的差别,但是二者的电台的主机设备基本相同。(2)如果从通信效果的角度考虑无线通信技术在应急指挥车中的应用,可以根据选择天线作为应用的判断标准。固定台被设置于人防指挥中心的短波电台,就是所谓的固定短波电台。虽然其具有人员操作和便于安装的特性,但是所需空间较大。由于固定短波电台一般选用的天线作用范围较大,所以通信效果比较理想。

3无线通信技术在应急指挥车中的应用措施

3.1正确设置应急指挥车的天线

在通常的情形当中,天线增益就是能够利用建立垂直面和辐射波瓣长度进行变化,从而在相互平行的层面中保持比较稳定,全方位的发射信号,如果天线的增益越高,则电磁波的传播范围和距离也会越来越大,从而可以通过以天线为核心作出传播的传播方向性图。因为车辆大部分使用时间都是在移动中的,所以就要充分利用车辆上的空间来给天线架设一个好的位置。同时,使用质量较好的天线、馈线,避免雨淋、破损等外界影响。鞭状天线。应急指挥车在行驶的时候,车辆的停放位置、天线的倾斜角度和通信距离之间的关系会影响通信效果。移动控制和指挥车辆的中心轴应指向通信方向,天线应远离另一侧的短波电台,倾斜角度应根据通信距离设定,这也是鞭状天线的运作特点。斜向天线和双极天线。倾斜天线和双极天线在运作的过程当中,车辆的停车位置应靠近高耸的轴或其他支架,倾斜天线主要用于固定或临时通信的情况,这种天线在运作的时候,由于天线的通信距离相对较长,天线方向可以随意改变,使无线通信技术的质量有所加强,方位角和倾斜角度设置指鞭状天线的倾斜状态设置。

3.2总体框架

多媒体融合通信指挥的解决方案基于多种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以及语音、视频图像、短彩信业务的融合,以标准业务服务接口形式为上层业务系统提供无差别的业务接口和管理接口,提供日常业务通信和指挥调度场景下跨系统、跨网络的点呼、组呼、广播呼叫、紧急呼叫,以及视频图像的调阅、转发和分发,视频会议调度。通过应用系统和通信系统管道解耦,还能提供地理位置GIS服务、数据服务、统一的通信保障能力,满足统一调度需要,达到多系统接入、多目标调度的目的。多媒体融合通信指挥系统架构在逻辑上是由终端层、网络层、业务平台层、业务应用层组成,作为指挥中心的基础平台对接上层应用系统和下层各类终端,实现融合通信指挥。业务应用指基于多媒体融合通信指挥技术的应急指挥应用,包含值班值守、救援资源调度、指挥调度、指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效率,满足应急救援长远发展的需求。业务平台是多媒体融合通信的业务系统和接入网关,提供多媒体集群及音视频会商为核心的指挥调度,通过接入网关南向对接支持各种网络的媒体和终端的接入,同时对上层应用层开放统一接口提供音视频的能力。网络层含各种通信网络,为业务平台层和业务应用层提供多种连接。包括指挥信息网、宽带专网、电子政务外网、无线公网、卫星网、互联网、窄带集群网等。终端层含各类业务场景使用的终端设备。如专网单兵、会议会商终端、监控摄像头、4G/5G/专网布控球、电话、集群等;终端通过无线通信及指挥信息网、卫星、电子政务外网等扩展网络接入应急指挥视频调度平台。

3.3三位一体,全方位应急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期间,突发事件场景通常比较复杂,事发地点处于地下很深的位置,应急指挥车往往不能够到达第一现场,存在“最后一公里”通信困难。该应急指挥车采用AIRMESH自组网设备,为应急指挥车至事件现场搭建通信通道;应指挥急车配备基于WebRTC通信(即网页实时通信)的指挥系统,可呼叫地面值守的5G单兵设备,建立有网环境下的远程指挥;通过无人机空中监控,全方位获取时间全局视频信息。综上为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体全方位应急。

3.4卫星通讯技术

应急指挥车在现场应用时,受限于现场环境条件,一般无法使用有线通讯网络,多利用卫星通讯技术。应急指挥车采用卫星通信和指挥部之间建立连接纽带,实现信息的接收和发布。分析卫星通讯的优势,在于覆盖性强,不需要地面通讯线路和基站,只要和卫星相连接,就能实现通讯目标,尤其适用于山区和严重自然灾害地区。当应急指挥车接到指令后,要第一时间到达应急现场,建立卫星通讯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和卫星对接过程中会耗费一定时间,如果周围有高大建筑物遮挡,应急指挥车必须调整位置,会减慢通讯连接速度。此外,卫星通讯连接依赖于天线、寻星器、功放等设备,其中任何一个设备或环节出现故障,均会影响应急指挥车的功能作用。

结语

无线通信技术在应急指挥车上应用,要实现信息传输效果最佳的目的,系统操作人员要养成平时在训练中搜集影响短波传输效果的有关因素,以实现快速提供防空防灾应急救援短波通信的目的。所以系统操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充实业务知识、练习操作要点,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在工作中大胆创新优化无线通信技术在应急指挥车上应用,力求实现人民防空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保家卫国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董良成,刘锐.一体化作战指挥是信息化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J].国防科技,2020(6)

[2]原志强.信息化战争陆军作战指挥模式初探[J].国防科技,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