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研究

牛三宁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200235

摘要: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1月期间本院肾内科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4例,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使用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内瘘闭塞率、动脉瘤扩张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内瘘闭塞率、动脉瘤扩张率,试验组更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优质护理;动静脉内瘘术;心理状态
DOI:10.12721/ccn.2023.15714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血液透析主要是将患者机体的血压通过专业手段处理,过滤毒素,将净化过的血液重新输送到人体当中,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的生命长度。在实施血液透析前,需要在患者手腕部位建立血管吻合,让动脉血可以在静脉之中流动,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这种方法就叫做动静脉内瘘术。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但是同时也容易产生一些的并发症,如果得不到有效护理,患者将会出现切口感染出血、血栓、血管狭窄等多种并发症,临床上一般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这种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优质护理方法可以很好地替代常规护理方法应用到肾内科中,不仅可以帮助减少并发症产生,还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接下来,本文将就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不同试验效果做出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4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50±5.83)岁;试验组女性24例,男性23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2.50±5.50)岁。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试验知情并同意。②患者可以顺利配合试验,配合度符合试验标准。③患者均已进行动静脉内瘘术。④预期患者存活时间高于3个月。排除标准:①患者具全身传染性疾病。②患者与家属配合度不符合试验标准。③患者已经出现感染、动脉瘤等并发症。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由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入院宣教,讲解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透析后对内瘘处进行清洁处理记录好血液透析时间。

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方法:(1)在患者初次血液透析时,由护理人员详细告知血液透析的主要作用以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在进行动静脉内瘘术后,采用温和的语言询问患者的感受,实施情绪上的安抚,嘱患者适当抬高术侧手臂,这样可以促进静脉回流,改善肿胀现象,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观察切口部位,检查瘘口周围,对其进行听诊确保瘘口通畅,如发现异常,及时给予相应措施。(2)24h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提前预知潜在风险。(3)术后拆线时,对其进行手部锻炼恢复,每次10~15min,可以有效促进瘘口处血流循环情况。告知患者每日热敷前臂,保证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同时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压到手术侧手臂,防止内瘘出现损伤。(4)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座,使所有患者均能了解动静脉内瘘管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保护效果。(5)记录所有患者的血液透析时间,在治疗前进行提醒,确保患者定时进行透析。(6)指导患者饮食方面:避免饮食含磷、含钾的食物,如芒果、猕猴桃、土豆、海带、西蓝花等,确保机体营养物质均衡摄入,避免高钾症出现。

1.3观察指标

(1)SAS与SDS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SAS评分标准为正常:50分以下,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及70分以上。SDS评分标准为正常:53分以下,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2分以上。

(2)对比两组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内瘘闭塞、动脉瘤扩张。

(3)护理满意度: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测量表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态度、言语沟通是否科学、护理内容是否合理等,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5-100分,比较满意为60-84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根据SPSS 28.0进行数值调研,本研究中采用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x̄±s)、[n,(%)]进行表示,为证实此次研究的统计学意义,分别进行t以及X2检验,以差异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试验组心理状态改善更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x̄±s,分)截图1742377340.png2.2两组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发生率更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截图1742377301.png2.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试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n(%)]截图1742377275.png3讨论

肾内科血液透析适应症一般为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以及高血压肾病等,这几类疾病不仅会导致出现生理上的严重损害,还会折磨着患者的心理方面,造成生理与心理双重创伤[1-3]。以慢性肾衰竭举例,在患者未到达尿毒症期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手段进行治疗,在进入尿毒症期后,药物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这时就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帮助改善患者的症状,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长度。实施血液透析前需要在机体上建立管道,从而便于血浆能够顺利输送,即为动静脉内瘘,临床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4-5]。运用血管外科技术手段,构建血管与静脉之间的通路,从而便于患者能够进行长期有效的治疗。

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期间容易产生一些并发症,比如内瘘堵塞、动脉瘤直径增加等,内瘘堵塞会表现为内瘘发育不良、出血以及瘘口皮肤等症状,对患者的治疗产生阻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为血栓。早期表现为红、肿、烫、疼,严重者则会出现高热、寒战以及全身症状,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想要预防并发症产生,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措施,保证内瘘畅通以及切口周围卫生,告知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达到提早预防的目的。

临床上一般采取常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效果不佳。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此类患者后续治疗有着关键意义,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对其实施各方面的护理,帮助患者了解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同时从生活方面入手,评估患者的心理环境,定期回访,严密监督患者机体指标,预防各类并发症。为探究这一方法对于患者是否区别与常规护理,选择94例患者进行研究试验,深入对比优质护理干预过程与结果。依据表格可以得出结论,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更好,比之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以看出,应用优质护理方法效果更好,有效延长了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效果显著。

根据以上研究可知,在肾内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葛明霞.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3):126-127.

[2]夏国凤.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7):121.

[3]陈淑梅.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的效果和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2):77.

[4]刘亚辉.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9):97.

[5]李勇君.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