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AKI)与慢性肾脏病(CKD)均属于常见肾脏病变,其中AKI主要是多种病因所致的肾功能快速降低,然后出现的复杂综合征,是肾脏病变中的一类危急重症。CKD则是各类因素所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慢性进展性破坏,以不同程度浮肿、尿蛋白、肾损害、高血压等为主的综合征[1]。从过去报道[2]看出,AKI后即便血肌酐恢复到发病前水平,但肾功能与结构依旧未能完全恢复,其长期预后较差,容易进展出CKD。CKD比较重要的原因是AKI,但关于AKI向CKD转化的机制并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炎症反应可能是原因之一[3]。相比AKI患者,CKD的预后更差,为了尽量避免AKI转化为CKD,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需做好患者的自我管理,促使其积极做好预防。本次就我院收治的70例AKI向CKD转化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究自我管理(SM)模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收治的AKI向CKD转化患者70例进行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纳入时间2020年3月~2022年3月。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均为AKI向CKD转化,满足慢性肾病标准[4],愿意配合研究,同时排除肾移植病史或透析病史、精神障碍、严重心肝脑病变、恶性肿瘤、认知障碍、不愿意配合研究等患者。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0~72岁,均值(57.42±2.34)岁;病程1~8年,均值(5.24±1.34)年。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0~71岁,均值(57.15±2.57)岁;病程1~8年,均值(5.35±1.25)年。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用传统管理模式护理,做好患者的基础健康教育,让他们掌握疾病、治疗等知识,同时了解注意事项与防控措施;发现患者有负面心理状态则及时疏导,尽量改善他们的心理情绪;根据《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做好日常的饮食指导与管理;指导患者进行常规的运动锻炼。
1.2.2 观察组:本组用SM模式护理干预,入院后建立SM模式管理护理小组,组员包括经验丰富的护士5名与医师2名,对小组成员进行SM模式管理措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要求他们考核通过方可上岗。SM模式管理小组成员对本组患者开展全面健康教育,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宣教,比如集体健康讲座、个体化宣教、一对一宣教等,促使患者全面掌握疾病知识、防控措施、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用药的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叮嘱他们按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促使他们按照医嘱服药,按时、按量,避免其私自更换药物或剂量。在用药期间做好观察,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指导患者学会观察尿液性状、量,以及药物副作用,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水平。指导患者养成合理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多休息,减少或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过度疲劳,加重病情。根据患者的饮食禁忌与喜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尽量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抵抗力与免疫力。加强患者的情绪管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身心需求,及时发现负面情绪,针对性疏导,尽量缓解,甚至消除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治疗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此外,出院时准确记录患者的随访资料,包括地址、微信或QQ或电话,确保能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告知患者在家期间的注意事项,要求他们做好自我监测,定期回院复查,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若有任何异常则及时回院检查。
1.3 观察指标
(1)比较自我管理能力,从躯体管理、治疗管理、饮食管理、情绪管理四个方面调查,每个方面0-40分,评分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2)比较生活质量,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5](WHOQOL),共计26个条目,根据程度评分,最终获取四个领域得分,评分越高则生存质量越好。
(3)比较患者满意度,干预结束进行调查,最高100分,90-100分满意、70-89分尚可、<70分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尚可率。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用%、x̄±s表示,检验方法分别为χ2、t检验,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 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干预前,组间自我管理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自我管理能力对比(x̄±s,分)2.2 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对比(x̄±s,分)2.3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患者满意度对比[n(%)]3 讨论
肾脏有不错的代偿能力,但是AKI长期预后并不满意,比如有研究进行10年随访调查AKI远期疗效,发现有近30%左右会进展为CKD或终末期肾病(ESRD),10%左右需长期透析维持生命[6]。即便是AKI环的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正常,CKD发生风险依旧高于未罹患AKI的患者[7]。AKI向CKD转化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可能是多因素所致慢性肾结构与功能障碍,一般是肾损伤≥3个月,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不明原因下降>3个月,其发病率高,病情迁延难愈,治疗效果较差,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为常见的一类慢性病[8]。AKI向CKD转化患者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需积极做好护理干预,尤其是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本次就收治的70例AKI向CKD转化患者7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用传统管理模式护理,观察组用SM模式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前,组间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结构与习惯改变,慢性肾病发生率有所升高,而有关研究证实:良好的自我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9]。从既往文献[10]看出,我国CK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不强,同时也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导致早期控制不良,容易进展到终末期,只能接受肾移植或透析治疗,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导致他们生活质量下降。此外,一些患者会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身体抵抗力与免疫力交叉,容易诱发临床难处理的压力性损伤,影响预后。SM模式护理干预重在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证实对改善AKI向CKD转化患者的健康状况,提升生活质量。自SM模式护理干预,鼓励患者主动参与疾病控制全程,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他们有效配合完成疾病管理,对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改善生存质量均有不错的价值。
综上,AKI向CKD转化患者采取SM模式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益,同时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满意。
【参考文献】
[1] 李凌燕,黄雪丽. 护理营养指导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及其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J]. 饮食保健,2021,18(33):174-175.
[2] 张欢,焦洁,吕萍. 以护士主导的家属支持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肾功能的影响研究[J]. 贵州医药,2022,46(5):834-836.
[3] 李德勤,张瑾,曹竹如,等. 病房-门诊-家庭医护一体化管理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安徽医学,2021,42(11):1302-1305.
[4] 杨燕. 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和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4):87-88.
[5] 孙晓芬,李真真,刘春娟,等. 品管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3(5):396-397.
[6] 蔡敏华. 护理营养指导干预在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提高自我管理中的作用[J]. 中外医疗,2021,40(11):120-122.
[7] 赵鲁豫,姜玲芝. 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 临床医学工程,2021,28(4):517-518.
[8] 陈如锦,张莹. 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脏病转化患者应用自我管理模式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3):99-101.
[9] 陈汉英,吴雪连,许梁英. 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进展中自我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14):132-133.
[10] 周娜,胡顺菊. 个体化护理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及其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2021,19(44):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