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设备包括胃肠内镜、支气管镜、腹腔镜和关节镜等,这些设备由配备光源的柔性管和能够实时传输图像的摄像头组成,支持医疗专业人员进行可视化诊疗工作。有效维护内镜设备是保障患者安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设备成本效益、保证医疗设备合规使用的关键。目前内镜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文件不充分、员工培训质量不高、备件供应有限、预算限制等系列问题,需要我们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
1.内镜设备维修管理问题
1.1文件不充分
内镜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缺乏设备历史和维护记录的适当文档的实际情况。维护记录缺失可能会导致各种问题,包括降低维护实践效果和增加设备故障风险;设备历史记录不完整:不利于跟踪设备使用情况以及设备的维修和维护。上述情况会增加设备的不确定性,无法保障手术安全性。此外,还涉及合规性和监管问题,监管机构要求医疗机构保存医疗设备维护和维修的详细记录,缺乏这些记录可能引发合规性问题和潜在的法律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疗机构应优先开发和有效维护完善的文档系统,保证设备历史记录、维护记录完整,遵守相应监管要求,利用数字记录保存系统简化这一工作流程,保证有权限的使用者能够便捷访问这些信息。
1.2对运维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
内镜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内容复杂,需要运维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1]。然而,运维管理人员培训不足是许多医疗机构都存在的问题。首先,运维管理人缺乏设备知识,可能对内镜设备及其组件、操作原理等了解不全面,导致处理、维护和故障排除不当。其次,故障排除技能有限,内镜设备出现故障时,部分运维管理人员可能无法及时识别和解决问题,甚至导致设备停机时间过长,延误患者治疗,引发患者不满。最后,引发安全问题,内镜维护增加了患者的疾病治疗风险,如引发感染或受伤。
为解决这些问题,医疗机构应投资培训计划,为设备运维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培训契机,增进他们对内镜维护知识、技能的认知与把握。具体培训内容应该涵盖设备操作、预防性维护、故障排除技术和安全协议等项目,同时结合新设备型号定期更新培训内容。
1.3备件和组件的供应有限
备件和组件供应问题在内镜设备维护中是常见现象。一是延迟维修,当内镜组件或零件需要更换时,供应不足会导致设备停机时间延长,扰乱患者治护计划,增加设备租赁成本或者造成设备资源的浪费。二是对制造商的依赖,一些医疗机构可能完全依赖设备制造商提供备件,这可能导致成本高昂和等待时间延长。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医疗机构应该探索备件的替代供应商,考虑选择可能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的第三方。此外,机构应保留关键备件和组件的库存,以减少维修期间的停机时间,定期检查和更新库存。
1.4维护活动的预算分配不足
医疗机构在设备维护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维护活动的预算分配不足。一是拥有成本,内镜设备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大投资,然而拥有成本超出了最初的购买价格,还包括持续的维护、修理和消耗品更换。二是推迟维护,为了压缩成本,部分医疗机构可能会推迟或忽视必要的维护活动,例如定期清洁、校准和预防性维护等,这可能导致设备加速老化和累积更高的费用损耗。三是对患者的影响,维护预算分配不足可能会增加手术过程中设备故障的风险,对疾病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甚至引发医疗纠纷,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2.内镜设备维修管理策略
内镜设备是现代医疗保健的重要组成,可实现微创诊断和治疗。为了确保这类仪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以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必须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本节中,我们将探讨一系列改善内镜设备维护效果的策略。
2.1 制定全面的维护计划
第一,定期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对内镜这种精密仪器来说非常重要。内镜在医疗过程中会接触各种体液和组织,容易受到污染,不能正确清洁和彻底消毒会增加院内感染风险,甚至导致设备损坏。为解决这个问题,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且标准化的清洁和消毒方案,这些方案应包括清洁、灭菌和储存的分步说明。具体操作中,要求建立标准化清洁协议,组织设备清洁和消毒技术培训,选用符合规格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整个设备清洁和消毒处理中必须遵循制造商指南,使用经批准的消毒剂和设备,以防止损坏内镜,定期检查清洁程序。
第二,预防性维护措施。一是目视检查,定期目视检查可以识别内镜组件的可见磨损、撕裂或损坏,一旦发现任何损坏迹象,例如裂纹或连接松动,应立即解决。二是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可确保内镜的所有组件(包括光学器件、照明和可操作性)正常运行[2]。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三是校准,内镜设备的校准对于保持成像和提升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要定期检查并及时调整校准设置。四是润滑,某些内镜组件可能需要润滑以确保平稳移动和操作,注意应根据制造商的建议进行润滑。通过实施全面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医疗机构可以主动解决潜在问题,预防意外停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2建立健全的文件系统
第一,记录设备历史。内镜设备相关的历史信息记录应包括设备的购买日期、安装日期、维护历史等信息,全面的设备历史记录便于维护团队跟踪仪器的生命周期,针对设备维护管理和更新做出科学决策。此外,记录设备历史有助于识别重复出现的问题或探索出设备磨损模式,这部分信息可以通过突出显示问题或调整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区域来指导维护工作。
第二,跟踪维修活动和修复情况。除设备历史记录外,跟踪维护活动和修复情况也至关重要,每项维护任务都应记录在案,包括日期、参与人员、维护的性质以及更换的零件或组件,该文档使设备维护过程更透明,也利于落实问责制。建立和运行强大的文档系统需要细致规划和有力执行:(1)需要选择正确的软件,增加适合医疗机构使用的维护管理软件购进投资,利用软件系统附带的医疗设备维护模板和工具支持跟踪维修活动和修复情况[3];(2)建立标准化维护程序,概述内镜清洁、检查和维修的分步说明;(3)加强岗位工作人员培训面向所有运维管理人员开展专项培训,专项培训内容包括内镜设备维护的任务内容以及运维信息记录和使用等;(4)创建文档模板,开发标准化文档模板来捕获重要信息,例如设备标识、维护日志、用户记录和维修历史记录等,并且维护管理系统这些模板都可以被轻松访问;(5)实施条形码系统,在内镜设备上使用条形码标签可以简化数据输入过程并降低人为操作风险,满足快速识别设备及其维护历史的需求;(6)定期审核,保证文档内容质量,及时纠正偏差信息,提高文档信息一致性,避免信息缺失;(7)数据分析,定期分析维护数据以识别趋势,例如重复出现的问题或磨损模式,为预防性维护和设备更换提供决策信息[4]。(8)集成,将文档系统与其他医院系统(例如库存管理和调度)集成,保证适当的时候开展维护活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2.3为运维管理人员提供充分的培训机会
利用培训活动确保运维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设备操作和故障排除方法。
主要培训策略包括:(1)制定涵盖内镜操作原理的综合培训计划:(2)使用实际操作环境中使用的内镜设备组织实践培训;(3)提供进修课程和持续学习机会,让技术人员及时接触和学习新技术。
主要培训内容包括:(1)设备熟悉,全面介绍本院所使用的内镜设备,展示运维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设备组件、型号[5];(2)操作和故障排除,运维管理人员应接受内镜操作方法以及常见问题解决对策的相关培训,提高他们诊断设备问题和维修、维护设备的实践能力;(3)安全协议,运维管理人员应了解使用和维护内镜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精密器械的处理、消毒程序和电气安全预防措施等;(4)维护程序,培训应涵盖日常维护任务,例如清洁、校准和预防措施等,以及执行任务的分步操作说明:(5)诊断工具,熟悉用于评估内镜状况的诊断工具和设备,提高这些辅助工具的利用率,提高运维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6)记录保存,强调维护活动信息记录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包括日期、执行程序以及配件更换等信息。
2.4加强零部件供应链建设
首先,识别可靠的供应商。与值得信赖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稳定供应高质量备件和组件。策略包括:(1)利用科学手段评估供应商的可靠性,对比供应货品的质量;(2)与首选供应商谈判长期合同或协议;(3)供应商多元化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其次,维护关键备件库存。建立和维护关键备件库存有助于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压缩设备维护管理成本。主要策略包括:(1)利用库存管理软件跟踪备件使用情况和订单历史记录,这有助于优化库存结构,降低缺货或库存过剩的风险;(2)过时零件管理,制定管理过时零件的策略,比如储存关键部件或考虑将设备升级到现有备件型号;(3)预测性维护,提前识别潜在风险,比如提前采买即将需要更新的设备配件;(4)紧急库存管理,维持少量最常用的关键备件;(6)与制造商合作,建立牢固关系,充分利用他们所提供的有关备件可用性的指导以及推荐授权供应商。
2.5增加维修预算分配
首先,客观认识科学维护管理对患者治护结果产生的积极影响。策略包括:(1)收集有关设备维护和患者治护结果的相关性数据;(2)强调科学维护管理设备所达到的减少设备更换、节约设备运维成本的目的;(3)与临床团队合作,量化设备停机对患者治护效果和安全的影响。
其次,与医院管理部门合作保证资金充足。宣传和医院管理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的必要性,强化设备维护相关的预算管理。主要策略包括:(1)提出增加维护资金的综合业务案例;(2)让医院管理人员参与讨论设备维护的长期利益;(3)定期组织预算规划会议,以确保维护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结束语:
总之,内镜设备维护管理是医疗保健运营的重要方面,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我们强调了维护良好设备环境在确保患者安全、优化医疗保健结果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当前,医疗机构必须认识到内镜设备维护问题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其还直接影响患者治护效果和机构声誉。对此医疗机构在发展与改革中应该优先考虑设备维护管理问题,不仅将其视为成本控制措施,而且将其视为提升自身水服务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苏长云.医疗器械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对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06):235-237.
[2]王代明,呼煜,李丽.医学设备维修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29(12):161-164.
[3]王泉彬,王莉萍.急诊消化内镜护理面临的问题与防范措施的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02):74-76.
[4]穆怡鹏.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问题与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 2021,3(11):174-175.
[5]谭芳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10):34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