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探讨

张婧 张亚萍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资源约束的加剧,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关键路径。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贡献日益凸显。然而,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等新挑战,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仍需不断深化与拓展。
关键词: 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农业;绿色发展
DOI:10.12721/ccn.2024.15705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全球化与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对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农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而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正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1.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性

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智能化的农业管理系统、精准的农业生产技术等,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还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精准施肥和灌溉技术可以减少化肥和水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新品种,减少农药的使用。因此,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体系的关键手段。

2.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

2.1农业生产过程绿色化技术

农业生产过程绿色化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的一系列环境友好型技术,旨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精准农业技术,如使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作物监测和病虫害预警,实现精准施肥和灌溉;有机农业实践,如有机肥料的使用和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以及循环农业技术,如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这些绿色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2.2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通过创新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微喷灌,能够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智能农业机械的应用,如精准播种和收割,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生物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开发出更高效的作物品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养分吸收能力。此外,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如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有机肥料的生产,也是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方面。这些技术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3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是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而开发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旨在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精准施药技术,通过精确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时间,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如建立缓冲带和湿地,拦截和降解农田流失的养分和农药;以及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如生物降解和堆肥化,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保护水体和土壤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4农业产业链绿色构建技术

农业产业链绿色构建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中采用的一系列环境友好型技术,以实现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技术包括绿色生产技术,如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实践,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绿色加工技术,如采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节能设备,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绿色物流技术,如冷链物流和智能物流系统,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和安全;以及绿色消费引导技术,如农产品追溯系统和绿色标识,引导消费者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通过这些技术的整合与应用,可以构建起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3.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策略

3.1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与引导

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与引导是推动农业工程科技创新的关键,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提供研发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激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同时,政策还应包括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给予优先支持,鼓励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此外,通过建立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引导科技创新方向与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相契合,确保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有效服务于农业绿色发展的需求,推动农业向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3.2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协同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协同是确保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有效推进的基础,这涉及构建一个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内的多元化创新体系,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平台搭建,促进各创新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如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创新联盟等,能够加强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科技创新体系还需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农业工程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共同应对全球农业绿色发展的挑战。

3.3科技创新推广与应用

科技创新推广与应用是实现农业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环节。这需要建立健全的科技推广体系,通过科技示范基地、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平台等方式,将科研成果快速传递给农民和农业企业。同时,应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机制,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科技创新推广还应注重农民的参与和反馈,确保技术应用符合实际生产需求,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

3.4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是支撑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这要求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农业科技人才。同时,应加强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前沿技术的专家学者,以提升我国农业工程科技的整体水平。此外,还需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激发其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确保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壮大,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结束语

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探讨,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环境、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我们应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政策支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