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初中藏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仅提升学生整体语言能力,也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民族融合和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一部分少数民族青少年已经忘记藏语口语表达方式,严重制约藏民族文化的发扬传承。
一、初中藏语文口语表达教学现状
首先是忽略藏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当下的初中藏语文教学中,教材依旧偏向于书面化,教师更加看重学生书面应试成绩,受传统应试教学观念思维影响较重,导致课堂教学实践中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教学,忽视藏语口语训练。此外,绝大多数学校开展藏语言教学时,也未能制定与英语口语制度相关的考核制度,导致教师和学生都缺乏练习口语的意识。
其次是一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初中生进入青春发育期,性格内向腼腆,不善于表达,当教师向学生提问时,一部分人害怕自己的错误答案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主动放弃口语锻炼机会。
最后是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作为语言学科而言,所有语言知识的学习都应当建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基础上。当下藏语言应用环境不断削减,特别是对于一部分与汉族交往密切的地区而言,语言应用环境更少,成为制约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初中藏语文教学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藏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并不是简单的听说,而是与人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具体的待人处世能力和情商。口语交际能力应当具有一定的组织灵活性,应变性和独创性。训练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搜集整理更加符合中学生兴趣方向,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话题,并考虑到藏族语言文化背后的特殊性。将听说训练作为突破口,从整体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确保切实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稚气未褪,喜爱趣味故事的身心特征。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内容,并使用藏语尝试向全班同学共同分享。还可以组织学生尝试使用藏语文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两两交际完成对话内容。通过类似的合作活动,使学生理解故事不仅仅是复述的过程,也是集合人类思维活动、想象创新和人际交往的共同结果,从而明确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语言能力重要性[1]。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特定语言情境下发生的人类交往活动,其涉及的话题、交际的对象和场合都受到具体情境的控制。学生的生活一方面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也十分单纯。如果缺乏语言情境创设,藏语文口语交际活动会显得十分枯燥、单一。因而难以激发涌现在其心中使用藏语言文字进行口语表达的冲动。
(二)输入输出同时进行
为实现口语高效交流,大量的听说训练几乎无法避免。只有当学生听说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使学生的藏语交流活动获得质量上的飞跃。教师为学生深入讲解教材文本内容之后,应当组织开展对教材对话内容的演练。熟读文本对话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藏语发音和语调等。词汇和语法的积累也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基础。当学生能够熟练的阅读课文对话之后,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如通过熟读达到背诵的层次。如某次讨论藏族美食话题的课文内容,当教师讲解完成后,当学生都能够掌握教材文本内容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熟读,并要求学生分组阅读课文题目,按照自身情况,自主创编设计相应的情境对话,并尝试复述,实现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同时进行,促进初中生藏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培养学生藏语言思维习惯
口语交际实践中,由于经济发展,藏族居民能够积极与汉族人士交流沟通。许多学生说的藏语已经并不纯正,甚至必须借用汉语表达一些特定事物,出现所谓“汉式藏语”的情形。语言本质上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工具和载体,思维活动必须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使用语言尝试去呈现客观世界。因此,培养初中生藏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使学生去理解倾听一些更加地道的藏语材料,培养学生藏语思维习惯,主动使用藏语思维理解、表达事物,降低来自汉语的干扰,实现藏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2]。
(四)采用多元化藏语教学模式
传统单一的藏语教学模式已经逐渐限制藏语口语教学的长期发展。教师开展藏语口语教学时,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书面知识讲授以及“听、说、读、写”的教学策略。应当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尝试突破传统藏语教学模式,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落实与藏语口语表达训练课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一些课堂空余时间,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包括主题辩论、有奖竞猜等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为学生塑造身临其境的语言应用环境。也可以尝试组建藏语口语锻炼小组,自觉自愿加入,并组织不同的学习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对于获胜的学习小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教师应当完成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形成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
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方向。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鼓励学生到校园内的各个角落使用藏语表达所思所想。教师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藏语课外活动。如藏语歌曲比赛、藏族史诗朗诵、藏民族戏剧表演等,为学生创设更多使用藏语表达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检验、应用并扩展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内容。教师应当善于引导,保护学生自信心,激发其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当学生形成使用藏语记录日常生活,观看藏语影视的习惯,也对其口语表达的能力有较大帮助。事实上,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有目的、分阶段、由易而难、循序渐进的开展相应活动,才能切实的提升学生藏语口语表达能力。
以常用的藏语口语情境放牧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具体生活情况,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藏语表达自己家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再逐步升级,向学生传授如何正确使用藏语洽谈农牧生意。最后达到全面深入理解相关话题,自由应用相关藏语知识,完成口语交际的目标。通过类似的话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藏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切实提升[3]。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藏语文教学中强化口语训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学生个体成长产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应当对口语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灵活的应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藏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草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藏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23,(21):56-58..
[2]奥金草.藏语文,民族与传统的对话[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2,(31):61-62.
[3]桑吉尖措.优化初中藏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