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背景
后疫情时代,学生打开电脑,宅在家一样上课学习;教师利用视频直播,实时接收学生状态反馈;家长配合学生完成作业拍照上传,老师及时批阅……开学后,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传统课堂,实现优势互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目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我们设想,是不是可以对小学课堂进行重构,利用辅助教学工具“钉钉”“人民网公开课”“腾讯课堂”等平台,将教学资源资源一键导入。运用慕课、微课、资源推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结合各个学科实际,增减相关资源,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课堂模式[1]。是否有可能实现将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值得我们进行实践探索、思考。近日,笔者就国内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中以“人工智能、教育”为索引有7821条记录的研究论文,其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课程、创客教育等方面。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模式研究经过网上搜索则相对少一些,而针对小学课堂模式的论文、论著尚未见到。所以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3.人工智能时代下小学生计算机教育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及访谈,了解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平台的情况,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平台情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在人工智能时代小学生计算机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
3.1实现微课的结合与渗透
针对小学阶段的计算机教育工作,需要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确保符合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其中通过利用微课开展教学的方式,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开展微课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还能够有效减轻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知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畏难情绪。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内容进行整理并制作成微课的形式提前让学生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找到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足,这对于后期更好的开展计算机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既往针对小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没有充分突出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与优势,这种过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需要利用更加有效的教学,通过利用更加有效的教学形式,从而在突出学生在整个课堂中主体地位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将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在更好的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加上小学生本身就对人工智能以及相关的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在一起,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更多的层面,更新的角度,找到学习中的乐趣,这对于更好的开展计算机教育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中,通过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其中通过异质分组的方法构建学习合作小组,进一步合理的制定小组目标和任务,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来,从而体验小组合作带来的巨大凝聚力。这就要求教师须设计合理的目标任务并注意难易结合,确保能够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做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加需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去鼓励学生真正的能够参与其中,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还需要开展多样化的评价,采用学生与学生互评的方式。
3.3提升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占比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小学计算机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实践时间,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够充分感受到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或者是采用探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的想要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种更加具有实践性的教学,也符合计算机教育教学计算机这门课程的特征,这对于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维建模的制作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远程控制计算机,向学生展示提前已经制作好的3D模型样式,并通过抛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同样想要制作三维模型的想法,在有这个情感基础上,能够让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实现更加高度专注的听讲,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又或者教师在介绍互联网功能的同时,通过从学生接触到的网络工具作为切入点进行举例,这一点是充分考虑到现在的小学生已经比较熟悉网上购物、网络操作等等,也会经常使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交流,利用这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在提高学生专注力的同时,逐渐的加大教学的难度,从而避免让学生在接触到较难知识点产生畏难情绪的同时,可获得更加满意的教学质量。计算机教学必须注重教学实践教学在其中的占比,只有这样才能够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
4.保障人工智能时代下小学生计算机教育模式创新路径实施的措施分析
想要最大限度的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发挥出计算机教育模式创新的有效性,其中教师的专业技能也非常重要[5]。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加上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主动的更新自身的观念,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通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从而实现高效的开展计算机教学。这对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人工智能的作用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提升。
5.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教育领域将出现明显性的改变,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不管是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师开展教学的一个技术工具,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虽然我国非常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但是从整体上而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工智能在教学上的应用仍然处于初步阶段,且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均衡现状,面对这种情况,合理灵活的将人工智能与小学计算机教学融合,并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建,孟延豹.充分利用多种教学APP,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社团、比赛相结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8):69-70.
[2]陈凯泉,何瑶等.人工智能视域下的信息素养内涵转型及AI教育目标定位——兼论基础教育阶段AI课程与教学实施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8,(1):61-71.
[3]武迪,张思等.横向跨学科纵向分层次人工智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6):21-23.
[4]袁中果,梁霄等.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施关键问题分析——以人大附中人工智能课程实践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7):19-22.
[5]张学军,董晓辉.高中人工智能课程项目案例资源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19,(8):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