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马小文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基础组(西医治疗)24例和探讨组(中西医结合)24例。对比组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中,探讨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较基础组的腹水消失、肠功能恢复及腹痛缓解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
DOI:10.12721/ccn.2025.15701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传统中医对胰腺炎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西医则借助现代医学技术与药物,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有望取得较好疗效[1]。但目前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尚存争议。一些研究表明[2],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疼痛、促进炎症消退、提高疗效。然而,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着药物相互作用、用药方案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导致疗效不理想或副作用的产生。基于此,本研究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基础组(西医治疗)24例和探讨组(中西医结合)24例,基础组中,男性12例(50.00%),女性12例(50.00%),年龄47-53岁,平均年龄(50.82±1.49)岁,病程1-2天,平均病程(1.47±1.16)天。探讨组中,男性13例(54.17%),女性11例(45.83%),年龄48-54岁,平均年龄(51.33±1.25)岁,病程1-3天,平均病程(2.54±1.70)天。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按照内科治疗方式进行常规干预,治疗期间应指导其禁食,调节水、电解质,实施胃肠减压,维持体内血容量等,针对病情状况,输注白蛋白、代血浆、全血等液体。应在发病24小时内予以液体复苏,每日补液2.5-4.0kg/mL,并积极预防感染。禁食期间,机体营养无法得到充分供应,可先予以肠外营养支持,等体征平稳后,慢慢转变为经口肠内营养,从而保护肠道功能,并按医嘱提供胰酶活性生长抑素及奥曲肽等药物,抑制胰腺外分泌,从而缓解腹痛症状。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探讨组结合中药治疗,核心原则为辨证论治,选用自拟药方,方剂组成:15 g的枳实、厚朴、柴胡、元胡、大黄,30 g芒硝,20 g的蒲公英、银花、丹参,12 g黄芩、木香,10 g川穹等,具体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以上药材用水煎,反复煎煮3次,每次剩余汤汁100-150 mL,胃管输注100~200 mL,灌肠200~300 mL,一天三次,每次用1副药剂。输注完中药汤剂后,夹闭胃管约两个小时,排便后,取出中药里的芒硝、大黄,并使用30 cm×30 cm规格的沙袋,装上300~500 g芒硝,外敷于患者腹壁,每8小时更换1次芒硝沙袋。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症状消失

包括腹水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

1.3.2疗效评估

显效:生命体征稳定,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症状有一定减轻;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工具使用SPSS25.0软件,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者表达形式(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形式百分率(%),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探讨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

1.png

2.2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探讨组较基础组的腹水消失、腹痛缓解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组间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x̄±s)

2.png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危重症,其发病机制与胰腺内的消化酶自身激活有关。消化酶的异常激活会引起胰腺自身的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坏死、出血,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早期症状主要是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困难、休克等。另外,病人可能会有腹胀,黄疸,心律不齐等并发症。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患者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是维持水解液平衡,控制炎症反应,防止并发症。为了维持水电解质稳态,一般通过静脉补液来维持血容量及电解质平衡,并积极监测血压、尿量等各项指标,保证病人身体各项功能正常[4]。但是,目前在治疗上仍存在一定的挑战。由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临床急需探索出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中,探讨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基础组(P<0.05)。相对于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中西医结合疗法是一种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与药物,融合中西医学优势,在疾病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对机体整体状态进行更全面的调整。中医讲究整体观念,强调治疗中的平衡与调理,运用针灸、中药等方法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功能,使病人早日康复。在此期间,西医通过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可快速缓解病情,控制病情进展,对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中西医结合可以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传统药物治疗常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痛苦。中医在调理身体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减少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5]。探讨组较基础组的腹水消失、肠功能恢复及腹痛缓解时间更短(P<0.05)。将中医理论与方法相结合,可使病人得到更全面的康复和康复。研究表明,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明显缩短腹水消失时间,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并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腹痛症状。对于腹水症状的消失,中西医结合疗法主要是利用中药利尿及中医针灸治疗,有效帮助病人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促进腹水的吸收和消退,加速康复进程。与单纯的西医疗法相比,中医疗法能够对病人体内环境进行更细致的调节,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6]。对于肠功能的恢复,采用中药调理肠道功能、中医推拿按摩等方式,促进肠道蠕动,促进胃液分泌,促进肠道功能恢复。这种综合治疗方式,既能保证疗效,又能减轻病人的不适,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对于腹痛的缓解,可以用中药的消炎止痛以及针灸的祛痛作用来缓解。这种综合治疗方法,既能迅速缓解病人的腹痛症状,又能避免常规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优势显著,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郭颢雅,许才明,张赟等.基于“和下清消”法运用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源流与临床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11):4269-4278.

[2]孙银凤,魏莉莉,杨丹等.柴芩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性的Meta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10):7-10+146-148.

[3]马玉景,郎晓猛,康欣等.不同中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J].中草药,2021,52(24):7583-7595.

[4]魏霞,钦丹萍,王耀东等.承气汤类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功能作用及预后的网状Meta分析[J].中医杂志,2021,62(20):1827-1836.

[5]孙银凤,杨丹,汪永锋等.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12):7-10.

[6]刘凤斌,胡玲,陈苏宁等.消化系统常见病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4):1906-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