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居民数量急剧增加,居住条件日趋复杂,致使火灾危险性不断上升。一旦发生特大火灾,人们期望有关单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科学有效的救援计划,尽快控制住大火的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在特大火灾后,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和灾难进行应对,可以为应急救援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它是应急救援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对急救护理过程进行的优化和改进,是一种改变了医疗组织文化的方式,它能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同时还能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在特大火灾事故后,救护工作是消防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护理是医院医护人员的一项工作,护理过程是否科学、规范、优质,这些都关乎着病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医疗产业质量管理水平、对外形象以及整体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特大火灾中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过程,为大规模的救援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1、特大火灾后医护人员急救护理流程优化
1.1火灾后的一般应对步骤分析
特大火灾事故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是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为了更好地适应特大火灾的救援要求,在制定医疗救护程序前,必须首先对特大火灾事故进行分析。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制订,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应急预案的启动,责任的分配,应急区域的划分。
(1)应急预案的启动
根据起火时间、位置等资料,确定其到达搜救现场所需要的时间。确保抢险队员能够迅速赶到火场,正确判断伤员的伤情,及时将分析结果上报指挥部。指挥小组在接收到火场的全部信息后,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后续的医疗救援工作提供支持。
(2)责任的分配
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救援工作可以分成7个小组:指挥组,预诊组,清创缝合组,抢救组,收容观察组,物资保障组,防疫组。
(3) 应急区域的划分
对火灾现场进行区域的划分,是保证医疗救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其中,保障组负责拉起受灾警戒线,在指挥部的安排下,迅速将救灾帐篷安置到指定的救援地点,并根据需要放置救灾物资,并确定每个分队的救灾范围和物资。在大批伤者抵达后,由医师与医护人员快速进行区分,并依据伤者的伤情,将伤情分为轻伤、重伤、危重等不同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伤者进行不同的诊疗。重伤的被送去急救,轻伤的被安排在留观区。
1.2应急方案制定
根据以上的一般处理措施,建立紧急情况计划。在特大火灾事故中,如何制订有效的应急预案,对消防、医务人员的抢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事实上,在各类灾难发生后,特别是特特大火灾难后,应急预案是救灾的主要依据。应急预案的科学与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的最后效果与救灾效能。
1.3急救流程优化
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救治的效率还有待提高。将以上的医护人员的急救计划和火灾后的应急处理过程相结合,将急诊专科设置和值班制度的增加相结合,并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了护理工作过程中,并对每个工作过程的职责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从而达到了在特大火灾之后,医护人员的急救护理工作流程的最优化。
(1)建立紧急护理创伤科室,对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环境进行优化,提高救治效率,确保最快、最标准化地救治伤员。建立紧急护理创伤科,优化抢救程序,实施分区管理战略,增设急诊临时病区,以分区的方式,既方便伤员治疗,又能提升对大量伤员的治疗效率。另外,还需要有专门的急救医护人员,确保在救治伤员时,所需的救援物资要合理调配。应急护理创伤科建立了急诊分部门、抢救分部门、复苏分部门、留观分部门以及重症监护分部门等多个层次的应急护理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特大火灾中医务人员的应急救援反应能力,提高救治成功率。在这些分类中,主要包括:识别危险性,通知接诊,挂号,热情负责救护伤者,大批量伤者紧急处理。
(2)强化急诊病人的预诊断与预检查的工作力度
从很多火灾事故的应急方案来看,预检工作只是一个前哨,在对预诊台的服务流程进行优化的时候,要与人性化的服务相结合,尽可能地让病人得到最快的就医速度。诊室里的医护人员是第一个接触到伤员的,所以诊台护士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要有热情的服务态度,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仔细的询问病人的病史,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的诊断。
2、结束语
通过对火灾后应急处置的总体过程及应急预案的制订,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了优化,使人力物力得以有效地发挥,并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达到了一个整体协调的指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减轻灾情,是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茹国锋;陈炜;骆迪;袁晶;傅一婧;刘冠军;张广.低体温症智能预警装备与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医疗卫生装备,2020(05)
[2]柴宇霞;贾亚南;龚玉琳;刘南.河南省急诊科护士创伤性低体温防护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河南医学研究,2020(09)
[3]杨存;李溢;徐绪堪.情报需求驱动的水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情报体系构建[J].情报工程,2020(02)
[4]郭丽平;孙红;徐亚昆;陈雪敏;张文璐;陈雪丹;朱继红.急诊护理人员对严重创伤患者低体温管理的现状调查[J].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