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附着物对冬季菹草叶绿素荧光活性的影响

周彦锋1,2 王晨赫2 赵凯3 徐东坡1,2

1.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3.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摘要: 为探究附着物去除对低温环境下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胁迫作用及其变化,选择全球分布最广且冬季生长的菹草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月14—19日通过原位测量的方法,对比某静水池塘沉水植物茎叶表面附着物去除前后菹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未去除附着物的对照组菹草叶片相比,去除附着物的处理组菹草叶片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仅在第一天随光合辐射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值仅在第一天随光合辐射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从试验第2天开始就逐渐恢复到与对照组相近水平(P>0.05)。研究表明,菹草本身对于附着物去除的适应能力可能非常迅速,而在低温环境下,附着物的遮光作用对低温条件下菹草易发的光抑制现象是一种保护。
关键词: 水生植物;附着物;菹草;低温;叶绿素荧光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