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外科微创手术联合术后护理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薛宝贤

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广东汕头,515800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乳腺外科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发展进行详细的探讨。临床实验选择4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人,观察组采取微创手术联合术后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联合术后护理。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微创手术的观察组在术后12h、24h、48h时的疼痛程度分别明显低于常规开放手术的对照组。而在心理状态方面,术后的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微创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微创建组的感染、皮下水肿、活动性出血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开放手术组。在护理内容方面,观察组的护理专业度、护理全面性、护理知识讲解及护理自我感知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更佳。在依从性方面,观察组的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总依从率也均较对照组为高。在生活质量方面,经过微创手术干预后的观察组在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乳腺外科微创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应,降低了术后疼痛感、改善了心理状况、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效果、增强了依从性以及提高了生活质量,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乳腺外科;微创手术;护理效果;并发症;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5.1570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200万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这是一个需要严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传统的乳腺癌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方式。但传统的手术方式,尤其是乳腺全切术对女性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技术逐渐应用到乳腺癌治疗中,其可以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术后疼痛感、改善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增强依从性以及提高生活质量[1-3]。然而,对于微创手术及其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选择4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和常规手术对比,全面评估微创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其发展前景,期望能为推动乳腺外科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的研究中,选择了从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乳腺外科微创手术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一的随机分组方式,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患者。观察组的年龄范围为24~64岁,平均年龄为(47.23±9.85)岁。病程从1至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98±1.27)年。对照组的年龄范围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8.32±10.45)岁,病程范围也是1至5年,平均病程为(2.89±1.35)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乳腺疾病类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入组前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一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以排除这些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为后续的评价与比较提供了公平的条件。观察组接受乳腺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方法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手术联合标准术后护理方式。开放手术具体步骤包括:首先,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随后,医生会在乳房区域进行切口,切口大小依据肿瘤位置和大小而定。通过这一切口,医生能够直接观察和切除肿瘤及其周围受影响的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仔细剥离并清除肿瘤,同时尽量保留正常组织,减少对乳房外观和功能的影响。最后,缝合切口,完成手术。标准术后护理包括疼痛感官管理、心理状态护理以及活动能力指导。具体来讲,实施24小时疼痛管理,定期记录疼痛分级评分,由专业医生开具适量镇痛药进行使用,配以相应的心情舒缓训练,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医师为患者进行精神支持和缓解心理压力。

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由多个评价指标对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进行了比较。

(1) 疼痛程度的比较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在手术后的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分别进行评定,评分范围为0  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重。

(2) 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在两组病例手术前后进行评定,每个量表中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是14分的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状态越严重,评分结果反映了手术对患者心理影响的程度。

(3) 并发症的检测指标包括感染、皮下水肿和活动性出血等,根据各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

(4) 护理内容的评价指标包括护理专业度、护理全面性、护理知识讲解和护理自我感知程度等。评分范围从0100,其中,病例给予的分数越高,表明其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

(5) 依从性评价采用的自我报告评价方法,在病例中进行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的分类。

(6) 生活质量的评估是综合性的,其涵盖的评价内容包括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生理职能等多个方面。其中,每项的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以上各项评价标准均经过严格筛选,并确保适用于本次研究的分析中。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的形式进行表述,并运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对于计数资料,如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及依从性等,使用卡方检验以及百分比(%)进行描述,并计算出各项的P值。

在计量资料的对比中,例如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护理内容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等各类评分,比较两组在术前及术后不段的数值。运用对应的t值和P值,以判断两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阈值设定上,若P值小于0.05则认定两组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

并发症情况及依从性的比较,列出各类型的事件数量和比例,如感染、皮下水肿等,并发症,以及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等依从性情况。对于这类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卡方值越大,表明两组间的差异越明显。在此,将显著性水平设为P<0.05。

通过所述的统计学方法,可以有效评估乳腺外科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效果,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对比分析

术后12h、24h、48h,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微创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较低,恢复更快。详见表1。"

2.2 心理状态比较分析

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SAS评分与SDS评分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个体的心理状态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在SAS评分与SDS评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并发症情况对比

手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中感染、皮下水肿和活动性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护理内容评分比较

针对护理专业度、护理全面性、护理知识讲解及护理自我感知程度等指标,仿照组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仿照组在各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微创手术在护理方面具有明显优点。具体数据请见表4。

2.5 依从性对比

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依从性均有提高。而观察组的总依从度(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其中完全依从(61.90% vs 47.61%)和部分依从(33.33% vs 23.81%)均相对较高,不依从(4.76% vs 28.57%)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2.6 生活质量分析

在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等多项评估前后,观察组在干预后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微创手术帮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详见表6。

表1  对比两组疼痛程度(x̄±s,分)

1.png

表2  两组的心理状态比较(x̄±s,分)

2.png

表3  并发症情况比较[n(%)]

3.png

表4  护理内容评分比较(x̄±s, 分)

4.png

表5  依从性比较[n(%)]

5.png

表6  生活质量(x̄±s,分)

6.png

3 讨论

乳腺外科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和发展正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本次研究中,观察和比较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疼痛程度。数据显示,观察组在术后12h、24h和48h的时候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微创手术能够显著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此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微创手术在乳腺外科临床应用中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4-7]

微创手术在乳腺外科的应用能够显著优化术后病人的心理状态。根据的研究数据(表2),观察组术后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微创手术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保持更积极的情绪状态。这可能是由于微创手术的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使患者在术后能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从而降低了其心理压力。

微创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带来诸多临床效益。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 4.76%,远低于对照组的 33.33%,降低了并发症发生,优化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术后护理内容评分,观察组在护理专业度、全面性、知识讲解及自我感知程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专业全面护理及知识讲解对患者恢复有显著影响,反映微创手术优势。观察组完全依从性和总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可能与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有关,具有较高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乳腺外科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不仅显著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提高了舒适度和满意度,还极大地优化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了SDS和SAS评分,降低了心理压力。同时,微创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展现出卓越的临床效益,通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内容的专业度与全面性,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这些优势共同表明,微创手术在乳腺外科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患者的身心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郝丽萍.乳腺外科微创手术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及预后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11):0150-0153.

[2]李洪彬.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并发症预防[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6):71-73.

[3]林小龙.微创外科治疗乳腺良性疾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母婴世界,2021(13):69-69.

[4]孙言波.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真空旋切系统的临床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1):88-88.

[5]唐美艳.乳腺微创手术患者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07):0239-0241.

[6]郝俊丽,阮玉霞,李琳,等. 单孔腔镜下手术治疗乳腺癌临床效果及生命质量观察 [J]. 医药论坛杂志, 2024, 45 (15): 1628-1631. DOI:10.20159/j.cnki.jmf.2024.15.012.

[7]王徐立人,熊敏,邵志博,等. 腔镜辅助下良性乳腺肿块切除和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应用与进展 [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4, 38 (07): 77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