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强化项目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研究

​李轩

​西南交通大学,611756

摘要: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筑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资金投入规模也逐渐扩大,但是也逐步加剧了建筑市场中的竞争,从而造成了建筑行业的利润大不如从前,对于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本文就与工程项目实例结合起来,从临建工程策划、物资管理等方面对项目实施阶段加强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强化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DOI:10.12721/ccn.2021.15709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临建工程标准化建设是主要的发展趋势,在项目的施工成本中,临建工程方面的费用占据了很高的比例,在一些标段甚至达到了10%。因此,就需要考虑如何在保证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临建成本。

1临建工程策划

对于临建工程成本而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原始地形地貌是否平坦、开阔,以及周边是否临近运输道路;其次,就是考虑临建工程是否制定了具备经济合理性的设计方案。在大部分项目部中,针对临建工程所制定的设计方案,都缺乏较强的经济合理性和严谨性,另外在部分临建工程项目中,还存在着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在方案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没有进行经济性比较,相应的费用控制也没有妥善开展。

1.1对设计方案进行确定

在项目部方面,针对主要临建工程设计方案实施详细讨论,并进行经济比选,比如混凝土集中搅拌站、预制梁场、工区驻地、长距离的便道、预制构件场、集中钢筋加工场、自建项目部驻地等等,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设计咨询工作中请设计院参与其中。在临建工程设计方案制定过程中,项目部工程部是牵头部门,在正式开展单个临建工程项目前,在工程部方面,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出具,并对施工图纸进行进行绘制,同时完成对工程量的计算,将这些一并提交给合约部,针对成本进行测算,在其他部门方面,会将自己分管领域作为依据参与到设计工作中。在项目部会对临建工程策划会议进行召开,对工程设计方案、成本费用情况等进行商讨,同时也可以对多个方案实施比选,对设计方案的使用功能、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最终对设计方案及西宁确定,并对施工图纸进行出具,由公司相关部门开展相应审核工作。

1.2设计方案执行

在对设计方案进行确定以后,需要选择具有较强履约能力和良好信誉的分包商对合同进行签订,并开展施工,针对混凝土、钢筋等主要施工材料,最好由甲方提供或者控制,从而对材料质量予以充分保证。在项目部方面,需要对临建施工图纸、工程数量表等下发给分包商,针对分包商对施工图纸的落实情况,会由项目部工程部负责进行监督,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的情况,需要对书面变更图纸、变更令等下发给分包商,从而对后续施工进行指导。在完成临建工程施工以后,针对施工图纸、变更施工图、变更令等方面资料,需要作为主要依据用于临建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同时对工程款进行计量和结算。

2物资管理

在公路土建项目中,具有战线场和工作面分散等特点,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据了较高的比例,因此在公路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环节就是对材料成本实施科学管理。

2.1材料采购管理

在项目部存在着物资人员管理水平差异的情况,针对资源信息也没有准确掌握,因此,针对项目中所使用的钢材、水泥、土工材料、隧道防水材料以及混凝土外加剂等大宗材料,需要由企业总部、上级总公司的采购管理部门负责,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在合理范围以内有效控制大宗材料的采购单价。地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在工程地点就近地区进行采购,便于项目部可以掌握较为全面的材料信息,通常情况下都是由项目部负责开展招标采购工作,在对采购合同进行签订之前,需要报公司相关部门对采购合同实施评审。

2.2甲方供给分包商的材料管理

在现阶段施工企业国内项目分包模式中,主要会由项目部对工程结构材料进行提供,在分包商方面,则主要对机械设备、劳务、辅材等进行提供,针对一些特种设备,也需要由项目部负责提供。对于施工企业、项目部而言,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提供给分包商的材料实施科学管控,在项目部对甲供材料成本进行控制过程中,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推行限额领料方法。在许多施工企业中虽然都推行了这种方法,在分包合同中,也提出了甲供材损耗率的约定,如果出现了超耗的情况,需要相应在分包工程款中进行扣除,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一些项目部工作中,没有充分重视材料耗用管理工作,该项工作紧紧局限于物资部等部门;其次,在一些项目部中没有配备充足的物资管理人员,针对材料验收员、资料内业整理等岗位,通常安排劳务派遣人员、外聘人员等进行担任,这些人员通常缺乏较强的责任心,业务水平也明显不足;再者,没有扎实落实各项基础工作,没有对各项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整理,主要表现就是在分包商领取材料以后,针对个别批次的材料,没有对材料领料单进行签订,或者材料领料单出现了丢失情况,在出现人员调动时没有做好工作交接,没有及时整理领料单导致积压,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整理,或者资料台账录入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录入的信息缺乏真实性,以及对领用材料、有偿调拨材料等进行了混淆。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首先,在项目部领导人员工作中,需要对材料耗用节超分析工作予以重视,安排物资部对该项工作进行牵头,由工程部、机电部、合约部以及财务部进行辅助,针对每一个分包商,完成物资领料台账的建立,对每一个分包商的材料库存进行定期盘点,并对当期材料消耗数量、预算数量进行对比计算,针对每一个分包商对主要材料的耗用节超情况进行定期核算,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其次,针对甲方供给分包商的物资,在实施管理工作中,在施工企业方面可以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引入,针对项目人员的调动情况,在物资管理工作中通常会有一些劳务派遣人员、外聘人员参与其中,这些人员缺乏较高的业务熟练度,在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引入以后,可以更为系统、规范的管理甲供给分包商的物资,并且可以实现可追索,从而数据核对分析工作提供便利;再者,就是对考核机制进行建立,对相关责任予以落实,实施科学的奖惩措施。

3项目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

在项目正式开工之前,项目部会针对项目实施成本进行初步测算,以此作为依据对项目的预期效益进行评估,在企业总部对目标成本进行下达以后,对目标成本指标进行分解,以此作为对象与后期实施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工作予以实施,是实现成本动态控制的一项主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结合预算成本对比分析实际产生的成本是否存在误差,针对量的差异分析、价的差异分析需要分别予以开展。

结语

在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建筑市场中竞争逐渐激烈起来,建筑施工企业针对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必须予以重视,对各项基础工作予以全面执行,从而逐步提升企业自身的项目管理能力。对于企业获取的经济效益而言,工程项目是最主要的来源,而在项目管理工作中,成本则是核心。项目管理工作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抓住这一项工作就相当于把握住了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

参考文献

[1]陈彬.提高企业项目管理经济效益的策略探究[J].现代商业,2019(12):114-115.

[2]孟菲.企业项目管理经济效益的策略探究[J].营销界,2019(37):99-100.

[3]戴永秀,戴永文.关于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在战略视角下的研究探讨[J].营销界,2020(20):162-163.

[4]白燕.国有企业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探究[J].中国产经,2020(18):121-122.

[5]陈增华.强化项目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J].中国高新科技,2021(0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