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农业现代化下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杨杰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义镇人民政府,274933

摘要: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变革。新品种选育、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以及高效的种植管理措施,使得小麦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创新策略,包括精准化施药和生物防治,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创新与应用,探寻它们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效果和前景。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DOI:10.12721/ccn.2025.15702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农业现代化下小麦种植技术

1.1新品种选育与改良

在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小麦种植技术经历了新品种选育与改良技术的显著进展。通过遗传学、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培育出具有抗病虫害、适应性强、高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使得科研人员能够精准调控小麦基因,加速育种过程,使新品种更快投入生产。此外,精细化的管理技术,如精准灌溉、智能化农机的运用,也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更科学的支持,实现了生产效益的双提升,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1.1.1高产、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培育

高产、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培育技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科研人员通过遗传改良和基因编辑等手段,针对小麦的遗传特性进行精准调控,筛选出具有高产潜力的基因型。同时,利用先进的抗病虫害基因的导入和交叉育种技术,培育出对常见病虫害具有强大抵抗力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在生长期间表现出较高的产量,而且在面对病虫害压力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生产水平,为小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一系列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小麦的农业生产效益,也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1.1.2基因编辑技术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

麦改良中的应用标志着农业领域的重大突破。通过CRISPR-Cas9等先进的基因编辑工具,科研人员能够精准而高效地对小麦基因进行定点修复、调控或删除,实现对特定性状的精确改良。在小麦育种过程中,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以及增强抗逆性能。这包括调控生长发育相关基因、提高抗病虫害的基因表达水平等方面。基因编辑不仅加速了育种进程,缩短了培育周期,同时也为培育更适应不同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小麦品种提供了新途径。

1.2高效种植管理措施

1.2.1种植密度和间隔的优化调整

小麦种植密度和间隔的优化调整是提高产量和优化田间管理的关键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密植和间隔调整,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小麦群体光能利用效率。适度增加种植密度有助于形成紧凑的植株结构,减少杂草生长,提高空间竞争能力,从而增加每亩产量。然而,密植也需要考虑到通风和光照条件,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合理的行距和株行间隔能够确保植株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获取养分和阳光,防止疾病的传播,促进根系的发育。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如智能农机的运用和精准农业管理,可以更精细地调整种植密度和间隔,实现最佳的农田布局,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1.2.2合理施肥与水分管理策略

合理施肥与水分管理策略是实现小麦高产优质的关键要素。在施肥方面,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比和施肥时机能够满足小麦生长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调整施肥方案,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有机肥的运用也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在水分管理方面,科学精准的灌溉策略是确保小麦生长的关键。根据小麦生育期和土壤水分状况,采用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频率,避免过度灌溉导致土壤板结和根系缺氧,也避免水分不足导致生长受限。采用现代化的灌溉设备,如滴灌和喷灌系统,可以提高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合理施肥与水分管理策略相互配合,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壤养分的作用,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创新与应用

2.1病害防治策略

小麦病害防治策略包括建立病害监测与预警系统以及应用生物防治方法,这两方面的举措有助于有效应对小麦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1.1病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

建立病害监测与预警系统是预防小麦病害的重要步骤。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包括卫星遥感、传感器等,实时监测小麦种植区域的病害情况。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和病害发生的历史信息,建立预警系统,提前发现病害的迹象,使农民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

2.1.2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研究

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研究是一种环保而有效的病害控制手段。通过引入天敌、利用益生菌等生物防治措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生物防治方法不仅有助于控制病害的传播,还能提高小麦植株的自身抗性,形成更加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

2.2虫害防治策略

在小麦种植中,虫害防治策略至关重要,其中精准化施药技术和天敌昆虫的保护与利用是两项关键举措。

2.2.1 精准化施药技术在小麦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精准化施药技术的应用在小麦虫害防治中展现了显著效果。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如遥感技术和智能农机,可以实现对小麦虫害的高效监测和定位。基于这些数据,农民可以精准施用农药,有针对性地处理受虫害影响的区域,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精准化施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防治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可持续农业的实现。

2.2.2 天敌昆虫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是一种生态友好的虫害防治方法。通过维护和增加农田中的天敌昆虫种群,可以建立生态平衡,减轻小麦受害的程度。引入天敌昆虫,如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田中的害虫数量。同时,农民可以通过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减少对天敌的干扰,最大程度地发挥天敌的防治潜力。这一策略不仅降低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还有助于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平衡,为可持续农业提供了可行的虫害防治方案。

三、结语

在小麦种植领域,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为农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科学的育种和管理手段,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农业的抗逆性和可持续性。同时,环保友好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这些创新与应用的成果,不仅在提高农业产值的同时,也为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实现贡献着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志梅,孙爱芝,庄淑雁.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江西农业,2022(24):31-33.

[2]程世红. 山东省利津县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2,42(17):61-62.

[3]赵孝文. 试析冬小麦种植优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 农村实用技术,2022(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