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PBL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教学中运用分析

邵礼成 夏志红 苏玉桃

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528211

摘要: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教学中运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PBL教学模式,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结果:教学后,观察组见习生理论成绩、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见习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实践能力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见习生实践能力,可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在内科临床教学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PBL教学;内科;临床教学;教学质量
DOI:10.12721/ccn.2022.15711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医学生毕业后的医学教育培训是培养优秀医师或护师的关键。基于现代人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对临床医疗服务品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为提升临床服务质量,加强对见习生的规培,可规范其临床护理行为,提高专业技能,促使见习生更好胜任临床工作需要。研究发现,常规的带教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收效,但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整体的教学质量不高,见习生临床实践能力仍有待提升。有研究指出,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内科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扎实见习生的理论基础,能够提高临床技能[1]。基于此,本文选取在本院2020年02月~2021年02月期间见习学生中,随机选取60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BL教学模式的运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30),男性:15名,女性:15名,年龄:22~24岁,平均(23.06±0.13)岁。对照组(n=30),男性/女性:16/14名,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25岁,平均(22.11±1.25)岁。纳入标准:①均通过理论及综合能力考核者;②研究对象了解本研究内容。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②不配合本研究者。所有受试者在校成绩等信息对比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见习生采取常规教学方法,带教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总结和归纳内科治疗及护理方面的理论内容,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授课。在实践环节,带领见习生查房、术前访视,指导见习生规范病理书写等,就内科常见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观察组实施的是PBL教学模式,旨在提高见习生的临床技能,具体方法:(1)问题设计:带教教师选择内科典型案例作为探究课题,参照教学大纲制定问题设计计划,将问题布置给见习生进行预习,引导见习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结合临床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并预评估护理结果。(2)带教教师结合问题启发见习生思考,并开展小组探究讨论,共同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培养见习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促使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在最终总结环节,结合护理方案可行性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完善方案内容,切实解决临床问题。(3)临床实践中,指导见习生现场查体,并规范查体行为,给出建设性意见或意见,纠正错误的查体手法;同时,带领见习生深入病房进行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近距离接触患者,询问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掌握内科不同疾病患者的病情特征,并能够根据患者做出针对性的决策;从而提高见习生的临床技能;切实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服务。

1.3观察指标

(1)考核两组见习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2)调查两组见习生满意度;(3)评价两组见习生临床实践能力。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见习生理论基础和综合能力考核评分对比

表1两组见习生理论基础和综合能力考核评分对比(x̄±s/分)1.png

2.2 两组见习生满意度对比

表2两组见习生满意度对比(n/%)

2.png

2.3 两组实践能力评分对比

表3两组实践能力评分对比(x̄±s/分)

3.png

3 讨论

医学生从学生身份转变为临床医师的过程十分关键,是临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重要阶段。临床医学及临床工作本身具有严谨性,其学科内容对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师,内科临床教学采取多种带教模式优化教学手段,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率和教学收效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2]。而PBL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此种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导向出发的,启发医学生的思维,激发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问题设计、问题探讨到问题的解决,切实培养了医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在PBL教学模式下,激发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掌握知识结构。

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理论考试(93.36±3.33)、查体评分(90.18±2.78)、病史采集评分(95.05±2.59)、综合能力评分(80.25±8.01);上述各项考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BL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好,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可提高见习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对日后更好胜任临床工作夯实了基础。PBL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扎实医学生理论基础前提下,开展临床实践教学,拉近医学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切身体会临床工作性质,深入体会临床工作各阶段内容,强化医学生的职业认识,以更加端正和严谨的态度看待内科临床工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教学后观察组有17例非常满意见习生,有12例见习生较为满意,仅1名见习生不满意,满意度达到了96.6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BL教学符合见习生临床学习和培训需求,可得到见习生的认可,有推广价值。PBL教学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强调通过团队协作、临床思维训练等,并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医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内科知识,通过病案探究和讨论,锻炼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小组协作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提高了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为临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本研究中,教学后观察组沟通能力评分(80.36±3.21)、创新能力评分(86.52±2.93)、团队合作能力评分(77.55±2.63),与对照组相比较,评分更高(P<0.05);说明PBL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见习生临床实践能力,对见习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研究成果,证实了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其他科室教学中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质量,见习生满意度高,满足学习需求,能够拥有更多临床实践机会,为临床工作学习和实践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茶花.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3):149-152.

[2]张玉蓉,苗常青.CBL与PBL相结合的床旁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规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05):884-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