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中的临床研究

李义菊

宣城市人民医院妇科,安徽宣城,242000

摘要: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二甲双胍的使用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主要是分析促排卵作用情况。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06至2023-06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然后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药物选择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组提供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的使用。治疗后,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主要是对性激素水平、排卵情况以及血糖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性激素水平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LH、FSH、E2、T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的排卵率以及卵泡成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糖指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FBG、FINS、HOMA-IR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选择阿司匹林联合二甲双胍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并能够科学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程度,效果比较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促排卵
DOI:10.12721/ccn.2025.15703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引言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类比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月经异常、痤疮、不孕等问题,在育龄期女性中最为常见[1]。PCOS多发生在青春期,表现出雄激素过高,患者可能长期不排卵或者卵巢多囊改变,造成相关症状,而且经常合并出现胰岛素抵抗以及肥胖问题。PCOS患者有更高的几率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等,所以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目前对于PCOS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为主,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诱因等提供对症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有良好效果[2]。二甲双胍作为一类常用降糖药物,在PCOS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是可以解决胰岛素抵抗问题,阿司匹林则是一类解热镇痛药物,在PCOS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卵巢对激素的应对能力等作用[3]。本次就探究阿司匹林联合二甲双胍的使用对于PCOS的综合疗效。

2资料与方法

2.1材料

选择医院在2021-06至2023-06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其中对照组60例,23-39岁,平均(28.65±4.51)岁;联合组60例,25-40岁,平均(28.69±4.49)岁。对比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对于PCOS的诊断标准;存在生育需求,伴侣经过生殖检测未发现异常;对此研究知情,同意配合研究开展,自愿参与[4]

排除标准:合并存在其他器质性障碍或内分泌相关疾病;属于PCOS以外的不孕问题;短时间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存在精神障碍或认知异常等,无法配合研究开展;对于研究所选择的药物存在过敏行为或相关禁忌症[5]

2.2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药物选择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规格:2 mg 醋酸环丙孕酮+0.035 mg 炔雌醇/片),在月经来潮之前第5天服用,每天1片,连续用药21天。

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二甲双胍。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规格:25mg/片),每天50mg口服,持续治疗21天;二甲双胍(规格:0.5g/片),口服,每次1片,每天2次,饭后服用,连续服用21天。

2.3观察指标

(1)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性激素水平,主要是黄体酮生成素(LH)、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

(2)调查两组治疗前后的排卵情况,主要是卵泡成熟率、排卵率,借助阴道B超检查判断[6]

(3)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主要是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 =(FBG×FINS)/22.5,如果结果>2.69则认为存在胰岛素抵抗[7]

2.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5.0展开分析,数据用%和x̄±s表示,分别进行X2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性激素水平

治疗前,两组的性激素水平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LH、FSH、E2、T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8]。

表1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对比(x̄±s)

1.png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3.2排卵情况

联合组的排卵率以及卵泡成熟率分别为80.0%(48/60)、85.0%(51/60),对照组分别为60.0%(36/60)、65.0%(39/60),组件对比差异显著(P<0.05)。

3.3血糖指标

治疗前,两组的血糖指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BG、FINS、HOMA-IR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x̄±s)

2.png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4讨论

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是遗传、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发病[9]。早期患者如果发现自己出现月经失调,比如月经量变少、性状稀发,甚至闭经等情况,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另外,PCOS患者会表现出胰岛素抵抗问题,比如肥胖、黑棘皮症等,也有可能出现情感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需要及时就诊和治疗[10]。对于PCOS的治疗,常规治疗手段就是药物治疗,一是调节月经周期,可以选择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等药物,比如炔雌醇、地屈孕酮、雌二醇;二是降低血液雄激素水平,可以选择糖皮质类固醇,比如地塞米松,或者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螺内酯等药物;三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首选二甲双胍;四是诱发排卵,可以选择氯米芬、来曲唑、促性腺激素等[12]

考虑患者病情和症状比较多样,一般选择上述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产生良好疗效。本次研究选择阿司匹林以及二甲双胍,其中阿司匹林可以缓解轻中度疼痛,也能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同时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13];在PCOS治疗中,阿司匹林主要是发挥抑制血栓形成,减轻血管内阻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所以可以强化卵巢对于激素的反应能力。有研究认为阿司匹林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对PCOS可以产生促使子宫内膜发育以及排卵的作用。二甲双胍是一类降糖药物,可以减少肝脏葡萄糖的合成,阻碍肠道吸收葡萄糖,因此可以改善机体对于内源性胰岛素的利用情况,降低血糖水平[14];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所以可以改善体内FBG水平;可以改善高雄激素血症相关症状,帮助调整内分泌失调问题.二甲双胍在PCOS治疗中应用主要是用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如果存在心肝肾功能不全、酗酒等问题时禁止使用,同时因为能够改善高雄激素血症相关症状,所以具有一定的促排卵作用[15-16]

结果显示,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选择阿司匹林联合二甲双胍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并能够科学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程度,效果比较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孔彬滟,张瑞红,姜秋慧. 来曲唑与二甲双胍促排卵方案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影响[J]. 辽宁医学杂志,2022,36(05):30-32.

[2]徐爱玲,王小丹,王娟,李娜.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辅助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糖代谢、内分泌的影响[J]. 中国性科学,2022,31(08):102-106.

[3]方艳,王丹琳,李肖梅,许轲. 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促排卵及妊娠率的影响[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06):110-113.

[4]孙境亮,林智良,李丽春. 屈螺酮炔雌醇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8):145-147.

[5]张迪.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04):218-220.

[6]莫带弟,罗笑卿,赖文瑶. 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疗效评价[J]. 广州医药,2021,52(06):80-82.

[7]郭红丽,尹婷.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1):39-42.

[8]吴丽娟.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78-81+85.

[9]梁辉燕,谢小娴,陈燕. 二甲双胍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内分泌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3):142-144.

[10]罗昭华.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13):79-81.

[11]魏明燕,寇国桢. 二甲双胍联合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率、妊娠率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06):997-999.

[12]石海蓉,任春娥,张桐,王梓骅. 二甲双胍联合加尼瑞克拮抗剂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J]. 潍坊医学院学报,2021,43(01):28-31.

[13]禤坚艳,和秀魁,鲁敏,刘奕珊,王卓琳,冯欢欣,韦相才.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02):47-50.

[14]潘月琴.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促排卵效果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5):52-53.

[15]吕志莲. 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价值探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8):29-30.

[16]张炜,袁琳. 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3):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