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中西药联合营销的建议
1.1中西药品销售企业相关部门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现阶段药品销售的政策、法规。对于不同类型的药品,应当合理定价,按照标准化的流程步骤销售,确保销售渠道的安全稳定。对于药品销售的监督管理,企业相关部门也要加大投入,避免将存在质量问题的药品混入销售。此外,企业相关部门还需要及时处理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难题,认真研究影响销售模式应用效果的不利因素,为今后药品销售模式的更新提供有利条件。
1.2在医疗保险政策方面,中西方药品销售企业也需要妥善处理风险规避问题,合理制定风险防控计划,以免影响药品销售效果。此外,国家有关行政部门需要进一步研究药品销售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规模代理,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对药品销售模式进行更详细的变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药品零售市场发展方面,相关部门还需要能够明确药品的价值,选择正确的销售模式,为扩大销售市场提供有利条件。
1.3中西药相关销售企业也需要关注农村药品销售领域的投资和关注。在药品销售过程中,有关部门不仅要合理运用人力物力资源,还要根据农村发展情况选择合理的药品销售模式,提高农村药品销售水平。当城市市场趋于饱和时,这个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希望无疑在于拥有10亿农民的乡镇市场。充分发挥药品推广团队的产品市场导入功能和学术专家的作用,形成“从产品到品牌”、“从被动使用到主动购买”的良性销售循环。
2.中西医结合的利弊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药物同时使用时,药物疗效的变化。同一患者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后,其相互作用经常可见,药物相互作用后,一种药物可能在另一种药物的作用下增强其疗效,从而发生中毒,它也可能削弱甚至没有效果。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准确把握药物的作用并正确应用,就可以提高疗效,甚至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如何科学地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被医学专家提上议事日程。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中西医结合、提高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1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
2.1.1 药物代谢动力学
该方法是判断药物相互作用结果的重要依据。具体操作方法是通过测量血药浓度和半衰期等药代动力学参数来推断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2.1.2药物效应动力学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推断联合用药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法是通过测量血压和血糖获取相关数据,或观察头痛、溃疡愈合、咳嗽等直观症状或现象。
2.1.3结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能收集药代动力学参数,而且能客观反映临床治疗效果,使药物相互作用结果的判断更加准确。
3.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标准
3.1按药物代谢动力学分类
3.1.1影响药物吸收
胃排空、胃肠蠕动、循环系统和食物是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药物吸收与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和胃排空率密切相关。胃蠕动能将食物和药物充分混合,粉碎和搅拌,并与胃粘膜充分接触,有利于药物在胃内的充分吸收。肝脏的酶系统对药物有很强的代谢作用。当被胃、小肠和大肠吸收的药物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时,大多数药物的疗效已经大大丧失。食物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食物会减慢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小肠吸收的药物通常会延迟吸收,食物可能会延长固体制剂的崩解和药物的溶解。
3.1.2影响药物分布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药物和血浆蛋白的结合直接相关。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一些被血浆蛋白结合到血液中的药物在非结合状态下是游离的,另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血浆蛋白结合物。结合率高的药物亲和力高,结合点多,不易更换;相反,药物可以被替代,但替代关系很难表达。
3.1.3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是在体内特定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药物也会影响这些酶的活性,其中一些是诱导的,一些是抑制的。
苯巴比妥、利福平等药物酶诱导剂可同时加速其他药物的代谢,降低疗效。当与对药物酶有影响的药物联合使用时,药物的剂量、时间间隔和给药顺序都会产生影响。
当患者服用含有麻黄碱的中药制剂时,麻黄碱会随着血液循环到全身,因为它不会被破坏,这会促进大量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呕吐、恶心、头痛和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高血压和脑出血等危险症状。
3.1.4影响药物排泄
排泄是指原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清除。体内有许多药物排泄器官。肾脏、胆汁、洗液、唾液、呼气和汗腺可以分泌药物。然而,肾脏对药物的排泄是最重要的。游离药物及其代谢物可在肾小球滤过后进入肾小管,并可在不同程度上被重新吸收。脂溶性药物的再吸收更多,而可溶性药物的再吸收更少。由于尿液中的高浓度,一些药物起到了治疗作用。例如,当呋喃妥因通过肾脏排泄时,它可以在尿液中达到有效的抗菌浓度,因此可以治疗尿路感染。
3.2 按药物效应动力学分类
此分类方法主要指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加、协同、拮抗。不单单是中药之间可以产生相加、协同、拮抗的作用效果,中西药之间也可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在临床上将中西药联合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使两者之间产生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但若是将两者不合理的联合就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或者影响药物的吸收.
例如鹿茸、何首乌或者含有这些药物的中成药含有糖皮质激素成分,可以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的同时服用这些药物就会减弱降糖药的药效;穿心莲能够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而红霉素、庆大霉素会抑制穿心莲的这种作用的发挥。
3.3 其他特殊的相互作用
如受体的相互作用、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对生化检查的相互作用等。
4 结语
中西药是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但最终都是达到治疗病痛的目的。中医特点是标本兼治,西医特点是针对局部症状,见效快。因此把中西药科学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将两种医疗体系的优点有效的联合起来,即能够见效快又可以标本兼治。但是将两者不合理的结合会促使药物产生毒副作用,严重者会引起医疗事故。因此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合理的将两者结合使用在中西药联合使用的研究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宇.中西药学理论[M].上海出版社,2006.
[2] 杨立.药学基础[J].医药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