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自制水床式“鸟巢”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方丽芬 陈茹

师宗县人民医院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自制水床式鸟巢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创新应用。该技术通过模拟母体子宫环境,为早产儿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护理空间,不仅有助于维持其稳定的中性温度,减少能量消耗,还显著促进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水床式鸟巢的使用有效缓解了早产儿的紧张情绪,提高了其睡眠质量,并显著减少了皮肤压红、擦伤及呼吸暂停等并发症的发生。文章全面总结了水床式鸟巢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积极作用,并展望了其未来的优化方向及在更广泛范围内的推广前景,为早产儿护理领域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床式鸟巢;早产儿;护理生长发育;心理效应
DOI:10.12721/ccn.2024.15737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在新生儿护理领域,早产儿的护理尤为关键且充满挑战。早产儿的生理与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更为精细和科学的护理方法。近年来,水床式鸟巢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模式,逐渐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自制水床式鸟巢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通过对其设计原理、制作方法及应用效果的详细阐述,展示其在提供类似母体内环境、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稳定体温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势。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早产儿护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二、水床式鸟巢的设计与制作

2.1 设计理念与原则

在早产儿护理中,水床式鸟巢的设计灵感源自对母体子宫内环境的深刻模拟。这一设计理念的核心在于,通过创造一个与母亲子宫相似的微环境,为早产儿提供最佳的成长条件。具体而言,水床式鸟巢不仅力求在物理形态上模拟子宫的包裹性和边界感,更在功能上追求对新生儿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全面满足。

模拟母体子宫内环境:水床式鸟巢的设计首要原则是模拟母体内的温暖、湿润和安全的环境。通过采用柔软、透气的材料,如棉质大毛巾和小被套,以及装有适量温水的橡胶手套,模拟出类似羊水包裹的感觉。这种设计使得早产儿能够感受到与母体内相似的压力分布和温度调节,有助于减少其对外界环境的应激反应,促进心理安全感的建立。

确保安全、舒适与便利性:在追求模拟效果的同时,水床式鸟巢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安全方面,所有材料均经过严格消毒处理,手套结扎严密以防止渗水,且在设计上避免了尖锐边角,确保早产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舒适性方面,柔软的材质和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早产儿放松身心,减少易惊反应和紧张情绪。便利性方面,水床式鸟巢的制作过程简单快捷,便于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中灵活使用和调整。此外,其结构设计也便于医护人员对早产儿进行各种必要的护理操作,如更换尿布、测量体温等。

2.2 制作材料与方法

在自制水床式鸟巢的过程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需主要材料包括柔软、透气的棉质大毛巾、无褶皱的小被套、辅助固定体位的小单以及用于模拟羊水的橡胶手套等。这些材料均需经过严格消毒处理,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

制作步骤相对简单且易于操作。首先,取一条棉质大毛巾,从一端开始向上卷起,直至形成长条状,并摆成适宜的形状(如U形或O形),以适应早产儿的体型。随后,将柔软的小被套平铺于清洁台面上,将卷好的毛巾置于被套中央,形成一个小窝状结构。接着,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身高,选用合适大小的橡胶手套,装入适量的温水(通常填充至手套的2/3容量),并将其整齐排列干毛巾周围,模拟子宫内的羊水环境。之后,将剩余的被套部分向上翻折,覆盖住手套和毛巾,形成紧密的包裹层。最后,用小单折叠成软垫,放置于水床式鸟巢的特定位置,以便于早产儿头部的支撑和体位的变换。整个制作过程需细心谨慎,确保每个细节都符合早产儿的实际需求。

2.3 制作注意事项

在水床式鸟巢的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多个细节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首先,关于材料选择与消毒,所有接触早产儿的材料,如大毛巾、小被套、手套等,均应选择柔软、无刺激性且透气性好的材质。这些材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以消除潜在的感染风险。此外,制作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有锐利边缘或可能脱落的小部件,以免对早产儿造成伤害。其次,尺寸与形状的个性化调整是制作水床式鸟巢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早产儿的体型各异,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应根据早产儿的实际体重、身高等特征,对鸟巢的尺寸和形状进行个性化调整。例如,鸟巢的大小应适中,既能提供足够的包裹感,又不会限制早产儿的正常活动;形状上则应尽量贴合早产儿的自然体位,以保持其生理曲线的舒适和自然。通过细致的个性化调整,可以确保水床式鸟巢为早产儿提供最适宜的护理环境。

三、水床式鸟巢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实践

3.1 护理前准备

在水床式鸟巢应用于早产儿护理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护理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这包括环境准备、人员培训以及早产儿评估与个性化方案制定等多个方面。

环境准备:首先,需要为早产儿创造一个适宜的治疗环境,确保室内温度、湿度及光线等条件符合护理要求。此外,还应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噪音干扰,为早产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恢复空间。

人员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水床式鸟巢护理的质量。因此,在护理前,需要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水床式鸟巢的制作方法、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培训内容应涵盖早产儿生理特点、护理原则、水床式鸟巢的护理优势及操作流程等方面,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能独立、规范地开展工作。

早产儿评估与个性化方案制定:在应用水床式鸟巢进行护理前,应对早产儿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体重、身高、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皮肤状况、吸吮能力等方面的观察。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早产儿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这包括选择合适尺寸和形状的水床式鸟巢、确定护理频率和时长、调整水温及水位等细节问题,以确保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细致的护理前准备,可以为早产儿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为后续的水床式鸟巢护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护理实施过程

截图1737694156.png通过对上述表格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水床式鸟巢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十分频繁,每月铺设次数达到120次,显示出其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消毒棉质大毛巾和橡胶手套的使用数量也相对较高,反映出护理过程中对卫生和模拟子宫环境的重视。温水温度的严格控制以及每4小时的更换频率,体现了对早产儿生活环境的精细管理。同时,对早产儿体温、尿布更换、生命体征测量等日常护理操作的频繁进行,表明护理工作全面而细致。异常表现记录次数和护理方案调整次数的存在,则显示了护理过程的灵活性和对早产儿个体差异的关注。整体而言,护理实施过程科学、规范且富有成效。

3.3 效果观察与记录

在水床式鸟巢护理的应用过程中,持续监测与记录早产儿的生理指标及情绪行为反应是评估其效果的关键。临床实践显示,该护理模式在多个方面均展现出积极影响。在生理指标上,早产儿的体重增长、体温稳定性及呼吸暂停发生率等均有显著改善。使用此护理模式的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平均提高约15%,生理性体重下降持续时间缩短,体温波动范围减小,中性温度维持更稳定,呼吸暂停发生率降低约30%。在情绪与行为上,早产儿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感与舒适度,哭闹频率降低,睡眠时间和质量均提高,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研究显示,接受此护理的早产儿平均每日哭闹时间由120分钟减少至45分钟,同时表现出更加放松和平静的状态,对护理操作的耐受性也明显提高。

截图1737694177.png四、水床式鸟巢护理的效果评估与讨论

4.1 生理效应评估

在水床式鸟巢护理的实施过程中,其对早产儿的生理效应尤为显著。首先,从体温控制的角度来看,水床式鸟巢通过模拟母体子宫内的温暖环境,有效帮助早产儿维持稳定的体温。由于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尤为敏感,而水床式鸟巢的“温水袋床”设计,能够使其体表温度和热量在小巢内聚集,减少了因环境温度波动对早产儿体温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水床式鸟巢护理的早产儿,其体温波动范围显著减小,中性温度维持得更加稳定,减少了因体温异常而引发的并发症风险。另一方面,水床式鸟巢护理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护理方式通过提供一个类似母体内的安全、舒适环境,减少了早产儿的能量消耗和应激反应,使其能够更专注于生长发育。临床上观察到,接受水床式鸟巢护理的早产儿,其每日进奶量有所增加,体重增长速度加快,生理性体重下降持续时间缩短。这不仅有助于早产儿快速恢复体重,还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具体而言,有数据显示,相比传统护理方式,使用水床式鸟巢护理的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平均提高了约15%,表明其在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方面的显著效果。

4.2 心理与行为效应评估

水床式鸟巢护理在早产儿心理与行为方面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该护理模式通过模拟母体内的温暖和安全环境,有效减轻了早产儿的紧张情绪与易惊反应。早产儿被置于温水手套环绕的小巢中,感受到类似于母亲子宫的包裹感,这种熟悉的环境有助于减少外界刺激带来的不安,使早产儿情绪更加稳定。据观察,使用水床式鸟巢护理的早产儿,其易惊反应明显减少,哭闹频率降低,显示出更高的情绪稳定性。同时,水床式鸟巢护理还显著提高了早产儿的安全感与睡眠质量。早产儿被安置在柔软舒适的小巢中,感受到持续的温暖和支持,从而增强了内心的安全感。这种心理上的满足进一步促进了早产儿的睡眠,使其睡眠时间延长且质量提高。研究表明,采用水床式鸟巢护理的早产儿,其平均睡眠时间较传统护理方式有所增加,且睡眠周期更为稳定,这对于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减轻紧张情绪、提高安全感与睡眠质量,水床式鸟巢护理在早产儿心理与行为方面展现出积极的效应。

4.3 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分析

截图1737694110.png水床式鸟巢护理在减少早产儿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面表现出色。该护理模式通过其柔软、包裹性的设计,为早产儿提供了舒适的体位支撑,有效分散了身体压力,显著降低了皮肤压红、擦伤的发生率,较传统护理降低了约30%。同时,该护理模式模拟母体内的温暖环境,为早产儿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护理空间,有助于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然而,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手套结扎的严密性、水量适中等问题,并需定期检查水床式鸟巢的整洁与干燥,及时更换温水。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细致的护理管理,可以确保水床式鸟巢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早产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五、结论

水床式鸟巢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早产儿的生理与心理状态。通过模拟母体内环境,为早产儿提供了舒适、安全的成长条件,有效促进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维持了体温稳定,减少了呼吸暂停及皮肤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水床式鸟巢护理还显著减轻了早产儿的紧张情绪与易惊反应,提高了其安全感与睡眠质量,对早产儿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尽管在制作与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一些问题,但通过规范操作与细致管理,这些问题均可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水床式鸟巢护理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早产儿护理新方法。

六、参考文献

[1]张凤琴,张燮平,江小琦.自制水床式鸟巢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20,41(04):484-486.

[2]周伟,钱敏,刘艳林.自制水床式“鸟巢”结合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11):63-65.

[3]钱敏,刘艳林,孙雪,等.自制水床式“鸟巢”结合体位舒适护理对早产儿早期生命体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0):123-125.

[4]陈进静,吴丽红.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17):60-62+73.

[5]方新丽,何文.水床式鸟巢护理在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效果[J].福建医药杂志,2021,43(06):152-153.

曲靖师宗  655700 作者简介:方丽芬(1983-8-),女,汉族,曲靖师宗人,本科,主管护师(中职),研究方向:新生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