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创设阅读情境、实施问题引导、强化朗读训练等方面入手,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心灵的一场奇妙旅行,它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体验不同的生活与情感。而在这场旅行中,一个良好且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环境,无疑是整个旅程的完美起点。情境创设,作为一种经过实践检验且效果显著的教学策略,其核心在于通过精心设计的模拟或再现,将文本中的场景、氛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仿佛亲身步入故事的殿堂,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在创设阅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如语言描绘、图像展示、音频播放、角色扮演等,来构建一个与文本内容紧密相连且充满吸引力的情境。这样的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投身于阅读之中,还能够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与情感。
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可以巧妙地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鲁迅先生的生平照片、手稿、书籍封面等珍贵资料,以及他生活时代的背景图片,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气息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与鲁迅先生相关的音频或视频,如他的演讲片段、访谈记录或后人对他的评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鲁迅先生的风采和魅力。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体验文本中的情境。例如,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我”和“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对话和互动,再现课文中的场景和情节。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更加投入地阅读文本,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以及他与“我”之间的深厚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思考鲁迅先生的作品和言论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对我们今天的启示。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二、基于问题引导,开启深度阅读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也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的有效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运用问题引导策略,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实现从浅阅读到深阅读的转变。教师设置问题应紧扣文本主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们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以“猴王出世”为例,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可以运用问题引导策略,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猴王是如何出世的?”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本的基本情节,为接下来的深入阅读打下基础。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猴王出世后,他有哪些表现?这些表现反映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分析猴王的行为和语言,深入理解他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深化问题:“猴王出世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它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或人生哲理?”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思考文本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背景,挖掘文本中的深层含义。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注重朗读训练,培养语文素养
朗读,作为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连接文本与读者情感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声音来表达文本的意义,还通过语调、节奏、停顿等细节,体会语言的韵味与美感。朗读训练强调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与个性化表达,它要求学生在准确把握文本情感基调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声音技巧,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声音,从而在反复的朗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
以《鲁滨孙漂流记(节选)》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与剖析,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的孤独与坚韧、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以及他面对困境时的智慧与勇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受,选择适当的语调、节奏与停顿,将鲁滨孙的内心世界与生存经历生动地展现出来。例如,在朗读鲁滨孙描述自己建造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动物等生活细节时,学生可以采用平缓而坚定的语调,展现出鲁滨孙面对困难时的冷静与坚韧;而在朗读鲁滨孙回忆文明社会的美好生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向往时,学生则可以运用柔和而深情的语调,传达出鲁滨孙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渴望。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感受语言的韵味与美感,还能够在反复的朗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提升语言表达与审美能力。同时,朗读训练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与自信心,使他们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与才华,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全面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升学习质量。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认知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多角度引导学生,营造阅读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兴梅.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23,(23).
[2]张滢.开放性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J].新校园.2023,(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