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神经性皮炎护理的思考与实践

黄中秋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摘要: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文首先概述了神经性皮炎的中西医病因及临床表现,随后探讨了其治疗方式及疗效。重点阐述了神经性皮炎的护理策略,包括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四个方面,旨在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后,本文强调了护理在神经性皮炎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护理策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护理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38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神经性皮炎,作为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不仅以其特有的皮肤苔藓样变和剧烈的瘙痒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因其复杂的病因和顽固的病程成为医学研究的难点之一[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于神经性皮炎的治疗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药物治疗,而是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神经性皮炎的概述、治疗方式及疗效,重点探讨神经性皮炎的护理策略,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1.神经性皮炎概述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lichensimplexchronicus),是一种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属于中医学“牛皮癣”的范畴,其发病机制在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中均有深入探讨。中医认为,神经性皮炎多由内、外因素联合致病[2]。外因多为风湿热之邪蕴阻肌肤或外来机械刺激,如硬领等诱发;内因则多为情志因素,如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忧郁,导致心神失守、心火偏盛、经络失疏,进而气血运行失职,凝滞于肌肤。病久则阴液耗伤,营血亏虚,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变得粗糙肥厚[3]。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神经精神因素和外界刺激密切相关。疾病早期,皮肤出现圆形或多边形丘疹,逐渐融合成斑块,经过搔抓摩擦后,皮损逐渐增粗肥厚,最终形成苔藓样变,并伴有阵发性剧烈瘙痒。神经性皮炎在湿疹、皮炎患者中占比较高,达6.1%,其瘙痒症状尤其严重,对中重度瘙痒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影响[4]

2.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方式及疗效

神经性皮炎,作为一种慢性且易复发的皮肤病,其治疗策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旨在从多个维度缓解患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层面,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因其强大的抗炎作用而成为首选,它们能够迅速减轻皮肤炎症,缓解瘙痒[5]。同时,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也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调节皮肤免疫功能,促进皮损恢复。口服药物方面,抗组胺药有效缓解瘙痒,而镇静剂则有助于改善因瘙痒导致的睡眠障碍,形成内外兼治的治疗体系。物理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样在神经性皮炎的治疗中占据一席之地。紫外线疗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患处,促进皮肤细胞再生,减轻炎症反应。激光疗法则通过精准定位,针对局部皮损进行治疗,减少皮肤损伤,加速愈合过程。这些物理疗法在为患者提供非药物治疗选择的同时,也丰富了治疗方案的多样性。心理治疗在神经性皮炎的治疗中同样不容忽视。鉴于神经性皮炎与患者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于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效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对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反应良好,症状得到迅速控制;而另一部分患者则可能面临药物耐药性或副作用的挑战,需要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神经性皮炎的护理策略

神经性皮炎,作为一种与精神神经因素紧密相关的慢性皮肤病,其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6]。合理的护理策略不仅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提升治疗效果,还能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从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四大方面,详细阐述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全面护理策略,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

3.1心理护理:心灵的抚慰与重建

神经性皮炎的发病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因此,心理护理成为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3.1.1建立信任与情感支持

护理人员应首先与患者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关系,这是心理护理的基础。通过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他们的痛苦与困扰,护理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支持的倾诉环境[7]。这种情感的连接不仅能够帮助患者释放内心的压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关怀,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1.2心理疏导与认知调整

心理疏导是心理护理的核心内容。护理人员应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神经性皮炎,了解其病因、发病机制及可治性。通过深入浅出的解释,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使他们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同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学技巧,引导患者识别并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如过度关注症状、过度搔抓等。这种认知的调整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

3.1.3研究支持与实践应用

多项研究证实了心理护理在神经性皮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有研究显示,通过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如建立信任关系、心理疏导等,能够显著改善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心理护理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持。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心理支持。

3.2皮肤护理:细致的呵护与修复

皮肤护理是神经性皮炎护理中最为直接和基础的部分。正确的皮肤护理措施能够减轻瘙痒症状,促进皮损的愈合,减少继发感染的风险。

3.2.1保持皮肤清洁与滋润

定期洗澡是保持皮肤清洁的重要措施。然而,对于神经性皮炎患者来说,洗澡时需注意使用温和的洗浴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同时,保持适宜的水温也是关键[9]。洗澡后,应及时使用保湿霜或润肤露,以保持皮肤湿润,减轻干燥和瘙痒感。这种细致的呵护有助于保护皮肤屏障功能,促进皮损的修复。

3.2.2避免刺激与搔抓

护理人员应教育患者避免过度搔抓皮损处,以免加重症状或引起感染。同时,应避免穿着粗糙、紧身或化纤衣物,以减少对皮肤的物理刺激。对于瘙痒严重的患者,可采用冷敷、外用止痒药物等方法缓解症状。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护理人员的耐心指导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3.2.3研究进展与护理创新

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护理方法被应用于神经性皮炎的皮肤护理中。例如,有研究显示,箱庭疗法等心理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改善神经性皮炎患者的皮肤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研究成果为皮肤护理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10]。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研究进展,将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3.3饮食护理:营养的滋养与调节

合理的饮食对于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皮损愈合。

3.3.1避免过敏原与刺激性食物

对于神经性皮炎患者来说,避免过敏原是饮食护理的首要原则。如果患者对某些食物过敏,应避免食用这些食物,以免加重症状。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咖啡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瘙痒和炎症[11]

3.3.2均衡营养摄入

鼓励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12]。这些食物不仅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还能促进皮损的愈合和皮肤的修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营养支持。

3.3.3饮食护理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在实践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调整。同时,定期对患者的饮食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情况,以及饮食调整对症状缓解和治疗效果的影响。这种持续的评估和调整有助于确保饮食护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4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与自我管理

健康教育在神经性皮炎的护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患者了解疾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以下从疾病知识普及、生活方式指导以及用药指导与依从性提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与实践意义[13]

3.4.1疾病知识普及:消除恐惧,建立正确认知

神经性皮炎作为一种慢性皮肤病,其发病机理复杂,症状多样,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通过生动、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全面介绍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医学术语,以免增加患者的理解负担。通过疾病知识的普及,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理解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详细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帮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3.4.2生活方式指导:调节身心,促进康复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神经性皮炎患者康复的重要基石。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指导方案,包括饮食调整、作息规律、适量运动等方面。在饮食方面,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改善皮肤状况。在作息方面,强调规律作息的重要性,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14]。在运动方面,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护理人员应定期跟踪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患者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疾病的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3.4.3用药指导与依从性提升:确保疗效,减少风险

正确的用药方法是神经性皮炎治疗的关键。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说明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能够准确理解并遵循医嘱。对于需要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药物疗效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耐心解释和沟通,帮助患者理解按时按量用药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避免因自行停药或减量而导致的病情反复或加重[15]。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教会患者如何识别和处理药物副作用,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在实践中,护理人员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播放视频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同时,定期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以及用药依从性的提升情况。这种持续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有助于不断优化健康教育方案,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的支持。

结语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合理的护理策略对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皮肤症状和生活质量。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神经性皮炎的护理将更加个性化、科学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体验。

参考文献

[1]刘涛.皮肤“癣”类病名考证及其规范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

[2]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450-1451.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黄作阵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7.

[4]宋·赵佶.圣济总录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2278.

[5]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M].盛维忠,等校注.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52.

[6]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M].王育学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48

[7]华烨,张丽平.中医护理在神经性皮肤病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22,37(17):3217-3219.

[8]朱丽,董英,郑健英,等.箱庭疗法心理护理应用于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22,23(09):1317-1319.

[9]辛欢,许婵.梅花针叩刺辅助中医辨证护理用于神经性皮炎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护理,2022,14(06):367-369.

[10]冯志芳,莫丽屏.窄谱中波紫外线、糠酸莫米松联合奥洛他定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20,41(07):1744-1746.

[11]王彬彬,王文文,唐振坤.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性皮炎患者疗效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03):207-208.

[12]彭淑仪,莫雪兰,许秀英.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神经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24):164-166.

[13]王玉屏,孙明霞.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神经性皮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02):244-245.

[14]李晓英,钟惠梅,郑秀春.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情志护理对神经性皮炎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观察与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9):83-86.

[15]王颖.焦点解决模式在神经性皮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7):9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