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班主任管理教学的策略探究

杨建雄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第一中学 422000

摘要: 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班级管理质量。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增加,且正处于青春期,内外部因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极为复杂,这需要班主任在工作方法方面不断创新,满足初中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以提高整个管理水平,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管理;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44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是影响班级管理工作、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因此,优化初中班主任的沟通技巧,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初中班主任专业能力发展现状
(一)突发事件判断和决策能力不足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起伏较大,容易出现焦躁、愤怒、伤心等感受。在此情况下,学生之间很容易出现矛盾。然而,面对这些突发事件,由于部分班主任解决突发事件的判断和决策能力有限,很难及时、有效地作出处理,引发了诸多的后续问题,如学生未能有效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矛盾、冲突。
(二)对个别学生或个别教育现象的引导不足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让每名学生获得应有的发展。受到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自身性格等因素的影响,班级中的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如此,对于同一事件,不同的学生会做出不同的行为。班主任应该在重视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或消极情绪进行针对性引导。但是,部分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有限,未能对个别学生或个别教育现象进行有效引导。还有部分班主任虽然关注个别学生和个别教育现象,但是采用的引导方式较为固化,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影响了班级管理质量。
(三)对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班级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学习、生活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因素。但是,部分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班级基础设置达到基本配置要求即可。在这样的班级环境中,大部分学生难以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凝聚力,影响班级管理效果。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教学的策略
(一)采用多样化的沟通方式
针对沟通技巧单一的问题,初中班主任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沟通方式来提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质量,这要求班主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沟通,而是要融入更多元化的交流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偏好。例如,引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性强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中,从而增加沟通的双向性。在非语言沟通方面,班主任要认识到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调节在传达情感和态度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使用开放的身体语言、鼓励的眼神接触和温和的语调,以更有效地与学生建立联系,传递出积极和支持的信息。同时,对学生的非言语信号给予适当的回应也是提高沟通效果的关键。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求,班主任应当通过观察和了解识别学生的偏好,包括对学生学习风格、兴趣点及沟通习惯的认知。了解这些信息后,班主任可以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比如对于内向的学生采用更多的倾听和鼓励,对于外向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多表达和分享的机会。班主任要定期安排面对面的家长会或个别家访,提供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鼓励家长分享他们的观点。班主任还应该培养倾听的技巧,认真对待家长的反馈,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并通过家长工作坊或家长会增进家长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理解,促进家校合作。
(二)重视愿景教育管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除了要构建开放式立德树人教育管理模式,学校还要加强对年轻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与开展提升班主任教学管理能力的培训活动。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去提升教育培训活动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一方面,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上,可通过体验式与参与式两种方式去提升年轻班主任的德育能力与教学素质。第一,在体验式教学能力培训中,学校可通过老教师带新教师的结对帮扶模式,让经验丰富与能力扎实的班主任指导年轻的班主任,并通过模拟真实教学情境的方式,促使年轻班主任更好地掌握班级管理中立德树人教育的重点以及高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从而实现教育管理能力的提升;第二,在参与式教学能力培训中,则是通过组织教学研讨会与教研讲座的方式,鼓励各年级的班主任探讨与分析本班级中真实存在的立德树人教育管理问题,并鼓励年轻班主任对班级的德育活动、管理活动建言献策,从而在有效锻炼年轻班主任教学能力与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年轻班主任立德树人管理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要重视家校沟通中的愿景管理,可将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的学校愿景、班主任愿景以及家长愿景统一起来,并通过交流与沟通的方式确定家校合作立德树人教育的方向及目标,从而达成教育共识,携手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三)建立班主任多元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机制具有激励、促进作用,可以推动班主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发展水平。因此,学校要建立班主任多元评价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赏识是多元评价机制的重要构成,也是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提高班主任对自身工作认同感的“法宝”。学校要从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四大维度(班级组织与管理能力、班级文化环境建设能力、学生思想教育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入手,设定具体的赏识标准、赏识规模、赏识方式等。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学校要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日常观察、书面测试、班级管理比赛等,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班主任专业能力发展的情况,依据赏识标准、赏识规模、赏识方式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赏识。
结语:综上所述,学校要强化管理职能,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为班主任提供专业发展机会;班主任要增强意识,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发展水平。此外,班主任应采纳多样化的沟通方式,重视学生的反馈,积极倾听,以建立更加牢固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参考文献:
[1]苏晨曦.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J].天津教育,2023,(32):43-45.
[2]杨雪群.“三全育人”视角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创新[J].新班主任,2023,(30):60-61.
[3]杨尚臻.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23,(28):8-10.DOI:10.14161/j.cnki.qzdk.2023.28.049.
[4]康涛.浅谈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管理[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