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其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而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用自身的肢体、语言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情怀。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就能自然轻松愉快的掌握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选取合适的音乐切入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殊儿童康复教育训练。现根据本人在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培智生进行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进行粗浅思考。
我所教授的是培智四年级学生,其中有4名脑瘫、6名智力障碍。通过四年的集体学习和生活,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喜欢音乐游戏与律动,大部分有一定语言基础。脑瘫学生身体特殊,行动能力不便,但综合理解能力较好基本能听从教师指令给予反馈;智力障碍学生综合理解能力弱于脑瘫,但行动能力较好,能跟随指令基本模仿老师做出正确的动作。培智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采用多种情景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并掌握生活知识,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提升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
一、以日常生活元素为题材,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一)锻炼认知的音乐游戏。培智学生普遍存在肢体不协调,手指灵活度不高的共性。因此教学内容从简单的手指操开始教授,通过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比如根据声势节奏手指操《土豆歌》,来创编游戏活动认知的手指和增强手指灵活性。聆听《身体音阶歌》,在聆听的过程中听清歌词的内容,对歌曲的指令做出正确的动作,让学生不仅能学会演唱歌曲,通过感受自身的肢体位置参与到律动中来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认知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唱游律动与感知生活相结合。培智学生在生活认知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通过唱游律动课程,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帮助培智学生提升生活认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通过以生活中的习惯养成为载体,将七步洗手法融汇在唱游律动的欢快旋律中。把双手比作两个好朋友,用肥皂搓手、洗手腕等动作想象为大螃蟹这样更加形象化的描述加入到音乐律动与手指游戏中,使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在促进培智学生正确洗手方式的同时,也培养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通过聆听音乐学唱歌曲,让培智学生更愿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节奏感与表现力,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
二、 以声势动作训练为基础,提高培智学生音乐的感受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是音乐与身体动作相辅相成、不能分开,如果我们从抽象层面去运用知觉感知音乐对于培智学生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教师需尽量采取直观形象的动作引导学生的感知。
(一)通过基本的声势动作训练,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声势是指人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打击乐器,通过拍击自己不同的身体部位发出不同的声响组成节奏组合演奏的方式。日常教学中主要是使用跺脚掌、拍大腿、拍手掌和打响指四种基本动作发出音声和“演奏”。培智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这四类基本声势动作,再结合音乐用以单一声势动作打出音乐节拍来使学生参与律动,让培智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魅力。在反复练习和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训练。让学生个体对节拍进行掌控训练,让他们的动作与音乐节奏、旋律以及音高等基本元素相符合,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力。
(1) (二)利用生活中的元素,通过敲击生活中的“乐器”,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日常生活中,学生可充分利用简单纯节奏性的物品来当作演奏“乐器”,比如筷子、水杯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促使培智学生尝试自主演奏“乐器”,让他们体验奏出强弱不同的声音,以此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通过节奏游戏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以及大脑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常见的可以发出声响的瓶子,加入大米通过摇一摇、拍一拍瓶子,模仿摇铃、沙锤的声音加入到音乐游戏中,加入简单的节奏,跟着音乐先做简单的律动,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时调整训练难度。以此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从而调动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学生在音乐游戏中,不仅能得到手指与大脑指挥协调系统的反应能力训练,也能在节奏中充分发扬自己的个性。
三、 结束语
奥尔夫音乐通过打击乐、韵律、歌唱、歌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能力,能让学生感知乐曲的节奏,既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气质,同时也增强艺术素养。最主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角色等形式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歌词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复习音符的时值。课堂中师生可以一同学习、表演,学生沉浸在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学生能在音乐游戏中感知乐曲的节奏,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凤. 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智障学生节奏感[J]. 甘肃教育, 2014(23):116-116.
2.侯书锁. 奥尔夫元素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000(022):204.
3. 张北北. 奥尔夫教学法中节奏训练在儿童音乐兴趣培养中的应用[J]. 艺术教育, 2016(7):234-235.
4.马玲.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法的比较[J]. 中国科技博览, 2009(09X):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