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具备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初期症状不明显,使得很多患者在病情确诊时常处于中晚期阶段,一旦癌细胞转移,则会导致预后差,增加治疗难度和死亡率。近年来因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使得乳腺癌早期检出率显著提升,一定程度上挽救很多患者的健康安全。而在治疗期间,为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的信心[1],尽可能帮助患者规避风险因素,提升治疗的效果,临床则需要开展科学的护理模式,遂本文以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为例,分析优质护理的干预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此次研究对象,共计42例,均于2022.03-2023.03参与研究,并依据抽签法行分组处理,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
对照组:最小年龄者27岁,最大年龄者50岁,平均年龄为(41.27±3.24)岁;患病时间:1年-5年,平均(2.56±0.12)年。
观察组:最小年龄者26岁,最大年龄者49岁,平均年龄为(41.34±3.13)岁;患病时间:1年-4年,平均(2.34±0.21)年。
上述内容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监测病情的发展,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监测生命体征,详细记录;根据治疗方案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并向患者讲解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配合工作;遵医嘱科学用药,监测用药效果和反应[2]。
观察组:优质护理:(1)基础护理:于患者入院后,为其建立个人档案,完善检查项目,并同患者的个人资料一并放入档案中,便于后续查阅;术前做好准备工作,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例如:定期更换辅料、保证无菌操作、定期更换体位、确保导管的通畅性等,并于整个围术期间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患者主诉疼痛,则根据疼痛程度,辅以药物或非药物镇痛,提升患者的舒适性(2)健康教育: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对乳腺癌的认知度等,其次制定适宜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最后全面落实教育计划,提升患者对乳腺癌的认知度,适应床上排便,学会正确的咳嗽技巧,并积极配合治疗(3)饮食护理: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掌握患者的饮食喜好,其次向患者耐心讲述科学饮食对机体康复的促进意义,获取患者良好的配合度,最后需要落实护理计划,指导患者术后6h后恢复饮水,术后1-2d流食,待肛门排气后转至半流食,注意优质蛋白、维生素、热量的补充,避免高盐、高糖、高油脂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促进创面愈合(4)康复护理:首先需要向患者讲述康复护理的必要性,其次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指导患者开展握拳、伸指、屈腕等动作,充分活动上肢,并根据活动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频率和幅度,切忌剧烈运动,如运动期间出现不适感,需要立即停止运动[3-4]。
1.3观察指标
康复效果评分:由我院肿瘤科医师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生活质量评分:通过SF-36量表进行评估,内容涉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对比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处理,涉及t检验,对比数据中p<0.05,则说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 康复效果评分
如下表一所示,康复效果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一 康复效果评分 (x̄±s)
2.2 生活质量评分
详见下表二所示,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
表二 生活质量评分 (x̄±s)
3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肿瘤病症的方式包括: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方式,而不同的治疗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肿瘤时期,就乳腺癌来讲,如未发生转移,可经手术治疗获取理想的效果,如发生转移,则需要辅以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然而不管采取哪种治疗方式,病情给患者造成的不适感,均会使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加上患者对病情不了解,易胡思乱想,加重内心压力,遂治疗期间应该辅以科学的护理。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优质护理优于常规护理,原因在于:优质护理以患者为核心,强调护理服务的优质性、针对性以及人性化,整个护理过程中,应该以满足手术需求为基础,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标,术前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提升患者的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术后重点开展饮食指导和康复训练,从而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和关节活动能力,提高预后。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治疗的效果,具备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淑娟.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2,47(18):2270-2272.
[2]刘小丹,荀雷,李想.正性暗示联合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希望水平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2,47(18):2267-2269.
[3]刘丽华,余婧翔,叶乐等.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乳腺癌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9(18):113-116.
[4]王若婵.规范化叙事护理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期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2(18):28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