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战略研究

吴春兰

曲靖师范学院

摘要: 国内的语言策略主要是对美国语言策略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尝试在美国语言策略的基础上建构中国语言策略。目前,国内的语言策略研究亟待完善,基于此,本文从我国国家安全视角下语言文字领域亟需的改革入手,并对我国国家安全与语言战略的长期规划进行分析。
关键词: 国家安全;中国语言;战略研究
DOI:10.12721/ccn.2023.1570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十分关注语言工作,并设立了专门的语言部门、颁布了相关语法律、政策,推行了各国的语言均等政策,推行共同语政策,简化汉字,加强现代汉语的标准化,促进了语言工作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国家安全视角下语言文字领域亟需的改革

(一)建立统辖全国语言规划、语言教育的机构

现行的语言工作管理体制,即全国语言工作委员会,其前身为一九五四年建立的“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历经了数次的变化,现在的职能是:制定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语言文字标准,发布语言文字管理办法,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但事实上,目前的委员会并不能全面覆盖我国的语言工作,例如外语教育、华文教育、对外汉语等。国家民族语言工作由教育部、国务院侨办、国家汉办、国家文物局和其他有关部门承担。目前,一些学者认为,其职能定位、管理体制、工作体制等都不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展其职能。当前,必须将这些部门的功能和责任统一,并将其纳入到对本国语言的整体规划、对母语教育、外语教育的统筹管理,只有这样,民族语言教育、对外汉语教育、华文教育等各方面的教育体制,才能实现一盘棋、一张皮,只有这样,我国的语言规划与语言策略,才能在满足国家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实现长期的发展。

(二)大力促进境内各民族间互相学习语言

我国一向十分重视各族人民的语言和文化,“我国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和习惯,不但不要逼迫他们去学汉文汉语,还应帮助他们发展使用他们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宪法》中就有了一个非常清楚的定义:“各民族都有权利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我国还提倡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明确指出:“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部门要对各族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要相互交流,汉族的工作人员要学本地的语言;对具有两种以上本省通用语言的民族地区工作人员,应给予奖励[1]。”

(三)压缩外语教育规模提高外语教育效率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面积最大,目前已有近两亿的外语学生(尤其是英语)。现阶段我国外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第一,效率低。中国的孩子在城里从幼儿园开始,从小学开始,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到大学,外语学习要花10至20年的时间,但大部分人都无法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导致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流失。一些专家指出,学英语会破坏中国的教学品质,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上苦不堪言,耽误了正常的学习,汉语更是面临空前的危险,许多应该说汉语的地方,都被英语给占据了。与此同时,英语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英语言化和地区的了解。第二,语种单一。目前,英语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流,而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阿拉伯语和印地语等少数几种语言的学习者却寥寥无几。外语教学的语言种类要从整体上考虑到国家的安全需求,应当尽早结束普及英语的状况。第三,是以强迫式学习为主。学生对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不高。就我国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一门外语是迫于上学、升学、晋升职称所必须的,但有调查显示,要取得一门外语的成功,必须具备内外两方面的因素,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二、我国国家安全与语言战略的长期规划

(一)国民语言习得战略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计划语言学习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取决于个体的语言天赋、学习兴趣和语言的背景。语言策划单位应该提倡母语、本土语言、周边语言和热点语言,这既符合我国国家语言安全的需要,又符合第二语言学习的规律,孔子说:“之所先后,几近道矣。我国将此语言的学习计划序列用一个多层次的嵌套图表来表达,见图1。1.png图1国民语言习得顺序

第一层是母语,其母语是各国人民的一种基本的权利,因此,各国应当鼓励各国人民从本国开始学习本国的语言(包括方言),而对本国的语言进行研究,则有助于维持本国的语言多元化,促进社会和文化的长期稳定发展。

第二层次是,在充分掌握自己的母语之后,能够按照工作和工作的要求,学习其它民族的语言,如通用语,特别是汉族人民按照当地的情况来学习,了解当地其它国家的语言,研究本民族及其它民族的语言,有助于国家统一,在反分裂斗争中发挥着关键的力量,相关学者将这种语言称为“社区语言”,扩展了我国关于第二语言的认识。

第三层次是学习周边国家的语言和热门地区的语言,这些语言相当于美国的“关键语言”,一旦有足够多的人熟悉周边国家和热门地区的语言,就能为邻国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也能随时了解周边国家的情况。在印尼排华、越南反华示威、乃至地方武装冲突等情况下,多掌握一些信息对我国的长期稳定是有益的。

第四层次是外语,语言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国长期需要,从政策和就业等方面对各个语言的学生进行宏观控制。

(二)国家安全的语言战略支持系统

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该体系具有三大特征:

第一,坚持为国家的安全而努力。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对与我国十大国家相关的语言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二种是基于社交语言的问题。从民族安全角度进行的语言策略的探讨,必须从与民族安全相关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入手。相关学者表示,由于社会的变迁,语言问题有时也会成为热门话题,而对于各种话题,则要以各种方法加以解决。以“国家安全为基础”的语言策略,通过量化的方法,对当前的社会语言学问题进行量化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2]

第三,运用策略学的方法进行语言策略的学习。语言策略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内容和研究方法尚处在初步成型的阶段,而研究的首要任务是为民族的安危,以及对各类社会的问题的研究。

结论

语言和文化是一国的命根子,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特性,是一个国家所有智力与文明的集中反映,是维系一个国家的历史与传统的精神纽带。语言和文化的安全性是一种主要的文化价值观,如语言、风俗、传统和制度,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受到削弱。

参考文献

[1] 于东兴. "国家安全中的语言战略"高峰论坛会议综述[J].  2021(2019-1):82-93.

[2] 胡键. "一带一路"的实践与中国的语言战略研究[J]. 学海, 20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