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得出,近年来脑卒中患者的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疾病多发与中老年人群,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不断增多。脑卒中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发病突然、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征,虽然目前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残疾率和致死率仍然居高不下,且一旦患者残疾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给患者心理及家庭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针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神经内科护理作为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康复护理措施,不仅能大大降低患者致残率,而且保证了患者看康复效率,文章就其应用情况作了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某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确诊的脑卒中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患者选择的时候将神经障碍、交流障碍、身体残疾、器官损伤等患者排除在外,并且给患者与家属讲述了详细的研究过程和注意事项。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神经内科护理组,为了研究方便常规护理组用A表示、神经内科护理组用B表示,具体的患者资料如表1所示。1.2护理方法
A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护理方法包含了住院环境、日常用药、健康宣传等。
B组患者采用了常规护理+神经内科护理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包含了以下方面。首先,评估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患者身体、心理、沟通能力、个人爱好等因素,制定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案和临床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在临床诊疗中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乐意配合护理人员。其次,在护理工作中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根据患者治疗需求优化传统护理措施,比如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帮助患者清理皮肤、口腔等,及时掌握患者身体、病情和心理变化,科学合理的制定护理方案的同时,为患者营造舒适、轻松、愉悦的医疗环境,保持患者身心健康。再次,选择能够被患者认可和理解的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服务,如观看短视频、听音乐、讲笑话、说历史、说故事等,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康复,通过翻身、行走、打太极等方式促进患者身体机能康复。最后,通过专题讲座、健康知识宣传手册、与家属沟通的方式,提高家属与患者本身的康复护理能力,促进家属在患者康复中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
1.3康复指标观察
首先,康复效率。根据临床症状以及患者康复改善情况,科学设定康复指标,如康复、基本康复和为康复,具体有效率可根据公式:康复有效率=(康复+基本康复)例数÷总例数×100%。其次,生活质量评分:利用生活质量评量表获取,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再次,心理健康水平:利用抑郁/焦虑评量表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差。最后,护理满意度评分:利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获取,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2、结果
2.1患者病情康复情况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神经内科护理组的患者康复效率更高,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2.2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如表3所示。2.3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2.4护理满意程度
3、讨论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导致脑卒中患者逐渐年轻化、发病率逐年上升的同时,病情越来越复杂。另外,脑卒中糖尿病本身存在痊愈难度大、治疗费用高、患者痛苦严重的特征,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甚至出现家破人亡的惨状。为此,在临床中要充分认识脑卒中糖尿病的严重性,科学展开治疗和护理。经过本文研究证明,科学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能有效帮助脑卒中糖尿病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医院要高度重视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根据患者经济、身体和康复状况,制定高效、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翠英,王励,郑威.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
[2]肖云微.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配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16):2.
[3]李淑艳,林守香,尹佐荣,等.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1年18卷9期,265页,2021.
[4]王玉莹,吕雪洋,徐艳,等.综合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