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在中学体育健康课中渗透生存教育与训练方法研究

李全

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山东省泰安市,271600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通过体育健康课程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生存能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生存技能是一个必须具备的重要元素。人们只有掌握生存技能,才能够进行其他的活动。随着现阶段社会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广大人民每天奔波劳碌,忙于生计,往往忽视学习生存技能。而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中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其身体茁壮健康成长会对国家今后的建设进程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在中学体育健康课当中充分渗透生存教育与训练方法进行探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中学体育;体育健康课;生存教育;训练方法
DOI:10.12721/ccn.2022.15720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现代化社会中,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事故灾难也时有发生,这对于人们生存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如今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学校不断强化体育教育功能,其既需要学生通过大量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还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生存技能,并学会灵活利用所学生存技能,应对今后成长旅途中遇到的诸多危险。基于此,作为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创新体育健康课程,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渗透生存教育,同时合理利用多种训练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发展,还可以积累大量宝贵教育经验。

一、在中学体育健康课中渗透生存教育与训练的重要性

现阶段不管是国家发展还是社会建设,培养出大量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劳动者,掌握知识技能和学会自我调整并重,以此适应社会千变万化的竞争环境。因此,在中学生体育健康课当中充分渗透生存教育刻不容缓。其既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强健学生体魄,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美、劳五项原则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立足于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应试教育依然是大部分学校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师为让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升,往往会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现今体育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并未将教育学生生存技能当做一个重要分支,教学形式的千篇一律、乏味无趣,为了“达标”而制定出的考核机制,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基于此,深入改革现阶段学校沿用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积极渗透生存教育,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生存质量[1]

二、在中学体育健康课中渗透生存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提升体育教师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意识

在中学体育健康课教学当中,学生掌握和学习的大部分生存理论和技能往往来自于体育教师,由此可知,若想在中学体育健康课当中全面提升生存教育和训练的效果,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生存教育基础理论,培养体育教师生存技能的实践操作水平是当前重中之重。第一,积极扩展培训体育教师的渠道,岗前培训工作需要及时做好,让体育教师在开始工作时就能够感受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详细了解教师专业能力、学历等相关情况,对教师实行岗位继续教育,这样可以为体育教学输送大量能力较强、基础扎实的优秀人才;第二,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中学体育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帮助其认识到生存教育重要性。开展校企合作,集中训练体育教师的生存技能,有助于体育教师丰富自身生存理论知识和巩固生存技能,这样可以为生存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在中学体育健康课中积极开展与生存教育相关的理论性教学

在开展体育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之前,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学习保健知识和掌握生存技能。同时,在日常体育教学当中,有效结合保教知识和防火救灾,并将其充分渗透到体育课堂训练当中,有助于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体育课堂学习生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生存教育方面的教学视频,如人体受伤后,如何处理伤口并进行包扎、被动物咬伤后,怎样处理伤口、心肺复苏的步骤和身处困境时,如何进行自救等,同时在该基础之上,体育教师需要为学生演示上述理论知识中提到的各种实践动作。除此以外,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还需要准备一些常用的急救药品,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和怎样使用,有效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自救能力和防护能力。在实际教学当中,体育教师还需要教学生测量血压以及测量心率等生存技能,这样学生在锻炼身体时,可以降低风险,更科学安全的强健体魄[2]

(三)在中学体育健康课中积极开展与生存技能相关的实践教学

现阶段,对于大部分中学体育健康课程而言,其完成地点几乎都在户外,这为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提供良好机会。实际上,在中学体育课程当中,大部分教学内容全部与生存教育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例如,处理外伤的基本方式。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学生难免会磕碰、剐蹭,在户外开展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顾理论课堂上讲解的各种伤后处理办法,两两一组进行演练,这样可以增加学生有关于生存技能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在中学体育健康课的实际教学当中,通常会涉及到与武术相关的知识内容,体育教师需要分解武术动作,同时告知学生攻击技巧以及该动作在具体实战当中的作用。当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初步掌握武术动作时,由一位学生扮演小偷,另一位学生扮演受害者,灵活利用所学武术动作制服小偷。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够锻炼学生自身应急反应能力,又能够激发起学生锻炼和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由于现如今地震灾害频发,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紧急疏散训练,这样可以培养中学生自身紧急疏散能力,一旦灾害发生需要紧急疏散时学生不会慌乱无措,生命安全受到一定保障[3]

结语:在新时期的中学体育健康课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生存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其教学效果与中学生未来生存发展具有直接关系。基于此,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的优良品质,体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以往传统教学观念,有机结合生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在体育健康课当中充分渗透生存教育,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章著, 李发姣. 浅谈在中学体育健康课中渗透生存教育与训练[J]. 当代体育科技, 2012, 2(015):41-42.

[2]缪小琴. 在体育课堂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009):132-132.

[3]刘莹, 孙月舟.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J]. 体育世界(下旬刊), 2013.

作者简介:李全,男,汉族,籍贯:山东肥城 生于:1979-03,工作单位: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单位省市:山东省泰安市,单位邮编:271600,职称:中教一级,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