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女性产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以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其的出现会影响产生女性的身心健康[1]。因此,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非常有必要。经实践发现,在科学的盆底肌康复运动下能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2]。而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属于目前临床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可以促进盆底肌的收缩,提高放松功能,促使盆底功能的恢复。如在此过程中,联合普拉提,可以提升疗效。本文取80例患者,探究普拉提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针对盆底肌功力水平及性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1年1月-2021年12月,取80例产妇在本院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相关资料,按不同的训练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纳入40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31.84±6.63)岁,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如分别29例、11例;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32.54±6.59)岁,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如分别30例、10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2组产妇均开展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即指导肛门、阴道自主收缩训练,每次保持5-10s,之后放松,10s后再重复进行,每次训练15-30分钟,每天训练2-3次,训练时调整体位,即保持卧位、坐位等训练,持续8周。基于此,观察组增加普拉提运动,方式:
侧后式呼吸训练,10次;骨盆卷动,前倾、后倾交替进行,5次;腿外旋,左右各3次,双腿一起3次;仰卧抬腿,即左右腿交规各5次;腿部伸展训练,左右交替5次,双腿一起5次;仰卧腿推球训练,双腿并拔5次;仰卧双伸10次;球上桥式训练一次;猫伸展式训练5次;仰卧下肢扭转左右交替训练10次;陆上游泳左右交替10次;单腿上踢左右交替训练5次;跪姿俯卧撑式训练5次;靠球下蹲5次;坐姿盆底肌训练10次,以上训练每天一次,持续8周。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盆底肌力水平、性功能进行对比。盆底肌力水平采用盆底筛查仪,评估1类、2类肌电位、肌疲劳度。性功能应用FSFI量表评价,包括6个维度,共19个条件,分数越高,性功能恢复越好[3]。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应用SPSS23.0软件,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 结果
2.1盆底肌力水平对比
1类、2类肌电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1类、2类肌疲劳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盆底肌功能对比(x̄±s)
2.2性功能对比
通过性功能量表评分,观察组(25.45±4.51)评分高于对照组(19.30±3.61)(P<0.05)
3. 讨论
保持女性盆底功能的有盆底肌、筋膜、韧带等,在女性妊娠之后,会随着孕周的不断延长、胎儿体重的增加、羊水量的增加、子宫体积与重量也在不断增加,直接使盆底肌产生相应的压迫感,牵拉盆底肌、韧带,再加上分娩时产道的扩张,易引发盆底功能障碍[4]。近年来,临床越来越重视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康复,而且也出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应用了普拉提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其在改善盆底肌功能中有积极作用。
普拉提属于健身方法,其能提高机体的核心肌肉力量,但临床应用不多。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是目前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常用方法之一,其可以促进盆底肌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显示:1类、2类肌电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1类、2类肌疲劳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性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在普拉提促进肛收缩、放松运动过程中可以刺激牵拉的盆底肌收缩;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是通过直接替代运动,对盆底周围肌肉的运动产生相应的带动作用,两者联合,可以达到改善盆底功能恢复的目的,而且在促进盆底功能恢复过程中有效改善患者的性功能[5]。
综上所述,普拉提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水平的提升及性功能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