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从而有了“启发”一词。启为指引,引导,发即为思考,领悟。启发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尤为重要,对于学习而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不能所有的事情都由老师一手包办,学生不应该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应该是等待燃烧的火把,教师的作用就是将这个火把点燃,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丰富既有的知识,学习地理也是一样。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以现行教材作为基本辅助,以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为参考对象,由学生自己产生疑问,查找资料,自我解答,教师启发的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班上的同学,小组集体等多种释疑答疑的活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谈谈初中地理启发式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问题难度适中,才能有效启发
初中生对问题的认知有一定的见解,然而主要还是以身边亲身经历的事情居多,如何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在于问题的创设要难道适中,具有代表性,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例子,可以有效的起到启发的作用,进而能够在相似的问题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判断,实现知识点的熟练掌握。
例如:在讲授交通运输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布置了一个课前作业,请学生收集素材,描述近几年成都地区的交通变化。学生反馈回来的情况是他们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查找资料,在相关书籍上摘录内容,向自己的父母,邻居口中获取真实的案例等。
学生资料一:成都地铁1号线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开通,为中国中西部首条地下铁路线,使成都成为了中国大陆第十个拥有轨道交通(地铁)的城市,截至2016年11月,成都市规划了46条铁路线,超过2450.04公里的交通网络。
资料二:成都到康定:普通公路距离437.0千米,需要行驶7小时;高速公路距离280.3千米,需要行驶3.5小时。
解析:上述两则材料都是和家乡有关的内容,学生收集起来难度不大,同时学生家长平时也会经常关注这些身边的变化,所以学生在做课前准备时应该得心应手。而且,现在郫都区正在着手修建成都地铁6号线,还有蓉城有轨电车2号线,造成这个城市路面被打围,路基被挖开,暂时影响了交通出行,使得交通拥堵。很多人对城市建设不能完全理解,有抱怨,包括这些学生。通过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也可以去除他们的疑惑,有没有必要修建这些线路?现在修建影响了目前的交通出行有何意义?同样,雅康高速的修建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将出行时间缩短了至少一半,也有效的联系了甘孜州和成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教材,而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看问题,形成大的格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形成利用地理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二.注重学习方法,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基本的概念,有些概念比较专业化,所以教师要适时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专门的例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地球的板块运动的时候,通过台湾花莲发生的地震来举例。花莲在台湾的东部,临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不稳定,板块之间挤压碰撞就形成了地震。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在2008年5月12号,四川盆地内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那我们是在亚欧板块内部,为什么也会发生地震呢?学生通过前面板块交界不稳定产生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学习,可以思考是否板块内部还有小板块?小板块不稳定,同样也会出现挤压碰撞等活动。
三.课上注重小组合作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没有学生的参与,效果是不会非常好的,所以要利用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活动,让学生各抒己见,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很有利,学生能吸取其他同学的优点,从侧面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及时改正,有所收获。
例如:山脉会带来哪些影响?以四川盆地为例,进行分析。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激烈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甲:山脉秦岭在四川盆地北部,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在冬季的时候,它完美的阻挡了寒冷的北风南下,使得四川盆地内大部分地方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摄氏度,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如武汉)冬季气温则比成都低,原因在于其北部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冷空气南下造成降温及降雪。
小组乙:四川盆地内山脉多,所以有很多旅游资源,比如峨眉山,青城山,西岭雪山,横断山区地势落差大,风景更加优美,每年都有很多人自驾游去九寨沟黄龙及康定等地区游玩,这些旅游区可以获得大量的资金收入,也能够带动沿线地区人们经济的发展。
小组丙:四川盆地山多,在气候的因素下发育了很多河流,由于地势落差,所以水能资源非常丰富,修建了很多大型水利枢纽,二滩,溪洛渡,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等等,为国家输送大量电力资源。
老师提问:有了这些山脉有很多好处,但是就只有好处,没有危害了吗?
学生恍然大悟,影响并不仅仅是一方面,应该辩证的分析问题。最后,经过探讨得出:交通不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交通建设成本高,难道大;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环境好,但是一旦遭遇山火,因为地形条件差,不易扑灭;如果山区坡度大,降水量太大,还极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最后老师点评大家的回答,对大家的发言表示肯定,从这一问题也能够举一反三,在今后论述地理事物的影响时,从正反两方面作答更加全面。
四. 善做实验,学习有用的地理
地理知识和我们每个人相关,但是不一定学生能真正理解某些地理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小实验既能调动课堂气氛,又能将知识用简单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总之,地理教师要立足于学科教学任务,擅长从生活中寻找方式方法,让课堂充满乐趣,又有所留白,这样学生才愿意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教师应在课堂中认真引导,让学生在观察中成长,在探究中前进,通过启发式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