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法研究

张昆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7120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由于近年来“中国文化”的热潮,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思想。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新的热点和难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思想,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思想和方法,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也是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
关键词: 大学生;人力资源;党建;中国传统文化;新方法
DOI:10.12721/ccn.2022.15721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导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优秀。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还能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尤其是在亚洲国家近年来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思想显示出其存在价值。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因此,只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才能有合格的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任,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因此,党中央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教育效果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研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概述

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人类智慧的重要结晶。它注重培养人的心理素质,保持人的健康,提高人的挫折能力,建立人的自信心和如何与人相处。心理教育源远流长,包括重视适度心理教育、和谐心理教育和坚韧心理教育。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崇尚和谐、崇尚道德。将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心理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应对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

3.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主流思想政治形势是积极向上的、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政治意识。

当代大学生对政治活动不热心。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6.67%的大学生喜欢关注政治,另一个是政治冷漠。与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相比,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程度很低。主要原因是人生观、价值观、就业问题和社会环境。

3.2.品德

道德品质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严重问题。礼貌待人、友善待人、诚实守信、爱父母孝顺父母都存在问题,甚至有人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和大学生的高等教育一样,大学生不仅要有判断和评判的能力,还要有良好的传统美德。

3.3.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总是伴随着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大学生活条件的多样性必然体现在具体的、个人思想心理状态上。从大学生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复杂的思想体现在信仰、和理想的多样性上。部分同学盲目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内心更强大、缺乏奉献精神。这些不良现象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的来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当代大学生政治、道德心理发展的多元化。

3.4.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成功的内在保证。然而,在社会经济变迁中,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各种观念的碰撞和各式矛盾现象不断出现,产生了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比如人际关系中的锁定心态、职业选择中的焦虑、恋爱中的人格裂变和各种心理疾病。

4.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4.1.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中的作用。

开发学校的教学资源,最重要的是丰富教学内容和教育内容,最有效的是开设相关课程。一是学校组织教师精心编写独具特色的教材,精心策划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聘请名师开班,启发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的内容。其次,根据本课程教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健康教育方法,形成、教育辅导和、辅导自助相结合的体系。学校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仅要为部分学生开设就业、学习技术等等的课程,还要注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心理教育课程。

4.2.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宣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资源是一种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资源,能够促进学校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一是利用学校文化资源。学校文化资源是学校内部资源的核心和灵魂,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为导向,约束、激励和规范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包括精神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环境文化资源。利用学校文化资源,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学校各部门、要相互协调配合,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设置报纸专栏、黑板、文化墙,重点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心理教育。学校将定期组织文化活动、演讲比赛、学生会,加大学术圈建设,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研究创新,研究孔子,研究群体文化传统。第二,学校人力资源的使用。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活跃的因素。一是严格要求并优化教师结构,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机会。二是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学生平等交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思想的优势。

4.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人才。要有效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思想,就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围绕大学生成才这一主题。首先,学校要形成凝聚精神和学习氛围。积极的精神可以鼓励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组织好班级氛围和评比。获奖者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鼓励教育者和学生共同努力。另一方面,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和明确的惩罚制度。保证及时公平地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健康稳定的积极环境。其次,教师要平等对待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亲近学生。最后,依靠家长的帮助来完成学生教育的任务。

4.4.加强学生辅导员教育,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学校和社会的力量。但在所有相关因素中,学生辅导员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将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从理想信念到体检,再到党员发展,推荐、测评选拔,学生和辅导员无一例外都是密切接触。鉴于此,加强学生辅导员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优秀思想精华,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近年来“中国文化”的热潮,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思想。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新的热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新编[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99.

[2]姜山。论传统文化现代化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10):214-215.

[3]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发展轨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0.

作者简介:张昆;性别:女;出生年月:19810809;籍贯(具体到市):陕西咸阳 民族汉;最高学历:经济学硕士;目前职称:中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员工培训。